5月29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华讯活性炭网综合
2020-05-29
阅读次数:368
阅读字体 【

  1、央行开展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等影响

  27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本次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2%,利率与前次持平。央行表示,本次操作主要是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在时隔近2个月后,央行于5月26日重启逆回购操作,并已连续2天实施该操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央行26日开展100亿元逆回购,27日再次开展1200亿元逆回购,并保持利率不变,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充裕,防止短期资金利率过快上升,维持市场利率水平稳定。”

  当日银行间市场各期限利率均有所上行。27日发布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隔夜、7天、14天利率分别为2.104%、2.018%、1.75%,较上一个交易日分别上行22.4个、11个和25.9个基点;一年期利率为1.739%,较上一个交易日上行1.6个基点。

  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释放外资在华发展积极信号

  “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成为在华外资企业关注的焦点。

  李克强总理在作报告时指出,“积极利用外资”,“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尽管疫情带来短期冲击,但相信中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将为国内外企业深入合作带来更广阔的机遇和更稳定的前景预期。”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两会期间,中国“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给不少外商投资吃下“定心丸”。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此前备受关注的GDP增速预期目标并未出现。SAP中国总经理李强认为,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再设定经济增速的短期目标,而是立足长远,更关注通过要素市场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聚焦于“持续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无疑为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不设GDP增速目标,不意味着今年经济工作没有目标。相反,更多事关民生细节的指标已经融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安捷伦副总裁、实验室解决方案大中华区总经理陈亮表示,从本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新冠疫情的防控举措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创新药物研发及药物安全监管、继续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支持惠民生的“两新一重”建设,到作为支撑的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等,都是系统化的提升和保障人民利益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世界银行2019年末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由46位提升至第31位,跻身全球前40,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从过去的拼减税让利,到未来拼法制环境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中国构建了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全球竞争关键成功要素。”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阮芳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表达有利于提升中国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资生堂中国区总裁藤原宪太郎看来,虽然新冠疫情突发使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但中国政府正在营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中国政府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决心,使外企可以更加放心、安心,愿意在中国发展。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包卓蓝表示,过去几十年来,IBM一直积极参与中国的商业和社会发展。“我们欢迎政府扩大经济开放、维护多边贸易,并为所有参与者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等一系列进一步举措。”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强生在去年10月宣布启动中国创新引擎,将中国市场定位为全球创新中心之一。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放在了显著位置,积极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更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吸引和保留外资企业的重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对外资企业加码在华投资、深化在华发展等也将释放许多重要积极信号。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高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孟樸说,事实证明,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各类企业的支持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都非常重要和及时。高通在中国发展的信心不会动摇,对中国合作伙伴的支持不会减少,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3、一季度企业信用贷款新增2.4万亿元

  记者5月28日从银保监会获悉,当前银行业运行整体平稳,主要监管指标均在合理区间,银行业持续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2020年第一季度,企业信用贷款增量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2020年,银保监会将继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关政策落地,同时持续抓好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工作。

  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上述负责人介绍,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领域。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投放和债券投资分别为7.8万亿元和1.7万亿元,均明显超过上年同期水平。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重要医疗物资和生产物资运输企业,提供利率优惠和专项贷款,并及时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一季度,企业信用贷款新增2.4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为企业办理续贷5768亿元。

  同时,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抵御能力较充足。该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1%,较年初略有上升。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4.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943亿元。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83.2%,流动性覆盖率为151.5%,资本充足率为14.5%,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商业银行利润有所增加,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分别为1.0%和12.1%。此外,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继续加大。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达2.3万亿元,同比多处置3563亿元。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贷款4500亿元,同比多处置810亿元。

  保险业方面,该负责人介绍,2020年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6695.36亿元,同比增长2.29%。同时,风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季度,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达2236.57万亿元,同比增长42.67%。赔付支出同比有所下降,一季度,赔款和给付支出3031.24亿元,同比下降8.65%。资金运用余额平稳增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机构资金运用余额为19.4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85%。

  推动有关政策落地

  上述负责人强调,银保监会将继续推动有关政策措施落地,加强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案例经验汇总、推广和宣传,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民营小微企业、“双创”企业支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主要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当年累放贷款户数约3989户,当年累计发放贷款503.41亿元,贷款余额为656.23亿元。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当年累放贷款户数约1223户,当年累计发放贷款134.30亿元,贷款余额达712.75亿元。

  在监管补短板方面,该负责人表示,2020年,银保监会将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为主线,持续抓好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工作。此外,今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了《2020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共提出制定或修订规章制度26项。

  4、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28日16时,全国已收获小麦6500万亩,收获进度约两成。当日投入联合收割机18万台,单日机收面积超过900万亩,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

  “五月人倍忙,轻风麦叶黄”。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5月下旬以来天气晴好,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由南向北进入集中收获期,各主产省相继开镰收割。截至28日16时,四川麦收进入尾声,湖北收获进度过九成、河南过三成、安徽过两成。

  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精心组织“三夏”机械化生产,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农机跨区作业这场硬仗,努力实现夏粮由“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到手”、将秋粮播在丰产期,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据了解,全国将有1640万台各类农业机械和320万农机手投入今年“三夏”生产服务,“一条龙”开展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秸秆处理、产地烘干作业及玉米、水稻、花生等作物抢种和植保作业,助推主产区夏收、夏种、夏管全程机械化。各地共组织调度65万台联合收割机参与夏收,同比增加1万台;其中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达到27.6万台,8公斤以上大喂入量机型占比达到7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预计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机收率、玉米机播率将分别达到96%、90%以上。

  据悉,农业农村部和各小麦主产省制定了“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开通全国“三夏”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平台,公布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在主干线设立2137个接待服务站,应对可能出现的区域性农机跨区转运不畅、下田作业受阻等情况。针对湖北夏收初期联合收割机出现较大缺口,农业农村部5月中旬协调七个省份,紧急调度1.9万台联合收割机赴鄂支援,目前湖北夏收进展顺利,3000多万亩粮油作物已实现颗粒归仓。

  5、深圳地铁将建世界首个全自动运行工程试验中心

  近日,深圳地铁组织召开了深圳地铁全自动运行工程试验中心方案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11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参与评审。会上,试验中心方案顺利过审。

  据悉,深圳地铁四期工程全部采用全自动运行标准建设。记者了解到,此次全自动运行工程试验中心方案顺利过审后,深圳地铁将依托地铁20号线一期为“先试先行”线路,同时在深圳地铁深云车辆段建造全世界首个基于“云平台”架构、叠加“车车通信”的全自动运行试验工程中心。其核心是由实体测试系统、仿真系统、外场测试线及各种适配接口、实验车辆四大部分组成的半实物仿真系统。

  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多种功能一体化,不仅能对深圳地铁既有线路的信号系统的升级改造,开展不同厂商的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功能、接口、RAMS、信息安全等的测试,也可实现全自动运行场景验证以及对下一代列车控制技术、互联互通、智能运维等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研发、测试和试验等。

  会上,各位专家认真听取了设计单位对方案的详细汇报,审阅了相关文件并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和质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方案内容完整、主要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合理、技术先进、创新点多并同意通过本方案的评审。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