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两提“气候危机” 我国节能减排注重内外双驱动

环保在线整理
2020-09-24
阅读次数:465
阅读字体 【

  2019年,联合国秘书长公开谈及世界范围内的5大新风险,其中包括气候危机。2020年9月22日,联合国秘书长再次指出,“当今世界面临5大挑战”,其中仍然包括气候危机。

  气候危机,“尽管我们的生活在2020年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气候变化仍在不断发展”,如今在数据时代,这些不容易察觉的变化跃然纸上。

  不久前,6个国家的科学家在数十年大规模国际合作研究后,共同宣布,“涵盖过去6600万年的气候变化记录项目完成”。该项目推算出主要的古气候参数,温度以及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

  据悉,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与冰川板和大气二氧化碳关系密切。“我们现在更清楚地知道地球何时比现在变暖或变冷”,科学家如是说。

  面对气候危机,全球开始了漫长的探索,我国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主动参与,作出了巨大贡献。

  就在近期的德欧会晤中,我国还公开表示,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并且正在研究本世纪中叶应对气候变化长期愿景,包括二氧化碳达峰和碳中和问题。

  早在2019年底,外交部发言人针对国际上对我国减排任务落实情况的质疑时就回应,【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仍面临改善民生等艰巨发展任务,但始终积极承担符合自身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国际责任,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百分之百地落实承诺,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2018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8%,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6亿吨;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的30%,在全球增量中占比44%;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占全球一半以上。

  《大气十条》实施5年时间里,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下降32%,减排在空气质量改善中的贡献率达到91%。全国范围内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4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800万吨,一次PM2.5排放350万吨。

  即使是在困难的2020年一季度,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仍减少了257.7兆吨(Mt),同比下降11%。虽然,这其中也要归因到人口流动性,以及生产大幅削弱,但也有研究表明,这种影响是较为有限的,主要还在于整体策略的执行凸显了成效。

  就在2020年9月18日,工信部刚刚进行了《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0)》、《“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20)》、《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2020)》的公示,截至10月2日。

  其中,有不少像升膜多效蒸发技术、利用高热值危险废弃物替代水泥窑燃料综合技术、炉窑烟气节能降耗一体化技术、节能节水型冷却塔、电化学法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燃气分布式供能技术及集成化成套装置等这样的有助于节能减排的工艺和产品,具有强指导性。

  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改善肉眼可见,各地对空气质量的预测和信息公示让人们对此的认知和关注度与日俱升,从上层高压和群众监督两个方面加快减排进程。

  业界表示,减排是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即使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不得不承认我国全力改善国内空气质量,积极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累累硕果。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