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华讯活性炭网综合
2020-12-04
阅读次数:471
阅读字体 【

  1、连续24个月增持 境外机构持续加仓中国债券
  
  外资加码中国债券的热情持续高涨。12月2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11月债券托管量(按投资者)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托管量大幅增长,11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面额为27663.36亿元,同比上涨47.88%,相较上年末上涨47.38%,境外机构投资者连续第24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而债券通公司最新发布的债券通运行报告显示,11月债券通交易活跃,共计成交5895笔,总成交4850亿元,创单月总成交历史新高。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同业存单交投活跃,其中,国债成交量占月度成交的44%,政策性金融债成交占比为43%。
  
  11月,债券通迎来首家南非投资者,服务范围扩展至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截至11月底,债券通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达2307家,当月新增投资者68家,全球排名前100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已有75家完成备案入市。11月,有超过60家客户完成入市以来首笔债券通交易。
  
  境外机构买卖中国债券成交活跃,持债量持续增长,显示出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吸引力不断增强。记者获悉,除了“北向通”以外,人民银行正与香港货币当局一道,会同各方研究探讨“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对外开放举措继续推出落地,我国资本市场正稳步构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制度型开放格局。
  
  “债券通的开放显著地吸引了境外投资者特别是非央行类机构进入中国人民币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模式下直接交易服务(CIBM direct)形成有效互补和结合,债券托管量显著增加,境外机构的国债托管量已经超过9%,开放效果显著。”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告诉记者。
  
  事实上,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逐渐得到国际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提供商都已经或计划将中国债券纳入相关指数。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奇霖表示,近年来,虽然境外机构在不断增持中国债券,但是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上的份额占比依旧较低,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深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专家们认为,全球逐渐进入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的时代,中国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变得非常有吸引力,2020年是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年”。“2020年来看,境外机构的进入资金量有望达到接近万亿水平,因为主动和被动型资金都将加速流入。”中金公司研报表示。
  
  2、明年起我国将每年开展一次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
  
  为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建立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与识别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3日联合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评估办法明确了评估目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流程。根据评估办法,每年确定参评银行范围,收集参评银行数据进行测算,提出系统重要性银行初始名单,结合监管判断,对初始名单进行必要调整,经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确定后发布。根据名单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差异化监管,以降低其发生重大风险的可能性,防范系统性风险。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评估办法作为《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的实施细则之一,是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认定的依据,也是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附加监管要求、恢复与处置计划要求、实施早期纠正机制的基础。
  
  3、交通运输部:已启动春运筹备工作,将系统安排防疫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李华强3日介绍,交通运输部近期已经启动春运筹备工作,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保畅通、保运力的基础上,就春运期间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便民服务等工作,进行系统安排。
  
  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冬季疫情防控及发热门诊设置管理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随着年底新年包括春节的来临,预计人员流动也会大幅增加,交通运输部门包括卫健部门对于这种新的情况有哪些措施,以及包括交通保障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想法?
  
  李华强表示,随着冬季的到来,新冠病毒存活时间延长,潜在传播风险更大。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对此,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针对季节特点,部署安排防控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从严密监测预警、突出防控重点、紧盯关键环节等方面入手,对做好秋冬季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
  
  二是深入防控一线,推动责任落实到位。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内蒙古满洲里、天津滨海新区等疫情防控一线,精准掌握基层实际情况,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查漏补缺,压实交通运输疫情防控责任。
  
  三是认真总结评估,持续完善应急体系。我们对前一阶段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阶段总结,对各项政策措施进行了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预案。另外,我们还将会同国家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和国铁集团等单位,就健全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体系进行专门部署安排。
  
  四是研判分析形势,提前谋划春运工作。春运是关乎亿万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对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服务保障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明年的春运尤为特殊,任务更重、压力更大。交通运输部本着早研究、早谋划、早行动的原则,近期已经启动了春运筹备工作,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保畅通、保运力的基础上,就春运期间交通运输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便民服务等工作,进行系统安排。
  
  “刚才我在秋冬季防控工作方面已经提到了这一点,关于在重点时段的防控要求,也跟李司长提的一样,我们是按照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个人防护的原则,这四个原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原则,尤其在春运期间,一定要特别强调。所以,在这样一个原则下,我们做好春运期间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最后补充。
  
  4、第三批国家组织集采药品已在全国落地 更多降价药品在路上
  
  随着广东、广西、云南3省区启动实施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第三批国家组织集采的55个品种药品已在全国公立医院落地。按约定采购量计算,每年相关费用将从集采前的232亿元下降至37亿元,节省了195亿元。
  
  这是一份岁末送达百姓手中的改革“红利”。以第三批国家组织集采的“明星药”——盐酸二甲双胍为例,这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在44家药企的激烈竞争中,0.5g规格的单片平均价仅为6分钱。记者从某三甲综合医院了解到,一些糖尿病患者用上此次集采的二甲双胍后,每月药费不超过7元左右,约为原来药费的4%。
  
  除了糖尿病之外,第三批集采的55个中选药品还覆盖高血压、抗感染、抗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都是临床用量大、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品规,平均降价达53%。
  
  目前,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稳步推进、成绩显著。从2019年“4+7”试点的25个中选药品,到第二批国家组织集采的32个中选药品,共计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不仅兑现“带量”承诺,按时落地,实际采购量还远高于约定采购量,群众用药负担应声而降。
  
  记者了解到,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涉及112个药品,平均药价降幅为5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每年采购费用从659亿元下降到120亿元,节省了539亿元。如果按报销比例60%计算,可为患者节省216亿元,为医保基金节省323亿元。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三次国家组织集采覆盖的品种达到上百种,对未来提高药企集中度,规范药品流通环节,建立医保药品的支付标准,改善医院用药目录,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起到了很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降价会在更大范围内带动非中选药品降价,降价效应会扩展到药店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等渠道,节约费用将会更多。
  
  “带量”是整个改革的核心。为了将更多品种纳入集采范围,国家医保局积极指导和推动各地按照国家组织集采的基本规则,探索非过评药品等其他品种的集中带量采购。目前,地方药品集采已成星火燎原之势,比如近日,渝黔滇湘桂五省区市采购联盟集采结果开标,涉及消化、泌尿、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多个领域药物,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54.2%。
  
  记者注意到,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从采购、支付、预付回款到落地使用等,均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比如,医保基金将按不低于集采药品专项采购预算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或中选企业,并要求医疗机构按合同规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这意味着,采购各方“压账期”的问题得到解决,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大大减轻,医院也能够及时回款。这些配套举措将有利于改革效应持续发酵、让百姓真正能用得上、用得好便宜药。
  
  我国医保目录有2600多种药品,国家组织集采仅涉及112种。目前看来,只要符合集采条件的药品品种数或其金额达到一定水平,即触发国家组织集采。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将进入常态化运行,预计每年开展两批。国家医保局正指导和推进地方探索对未过评药品及目前尚无一致性评价标准的药品,研究制定集中带量采购政策。
  
  “深化药品集采是大势所趋。”胡善联认为,未来那些采购量大、金额高的药品,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剂,化药还是生物药、中成药,都可能在集采的范围内。节约下来的资金,可以让更多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目录,长远看有利于百姓健康保障。
  
  5、中国玉米再获丰收 东北产量超1.1亿吨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李喜贵3日透露,2020年,中国玉米产量较上年持平略增,再获丰收。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玉米产量超过1.1亿吨。
  
  除了国内丰收,中国玉米进口也大幅增长。李喜贵介绍说,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企业已采购2020年度美国新季玉米超过1100万吨,一般情况下,中国每年还采购部分乌克兰玉米。
  
  不过,由于国内用粮需求旺盛,玉米价格依然出现了明显上涨。
  
  李喜贵指出,受去库存周期基本结束、玉米供需趋于平衡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同比涨幅37%,已处于历史高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玉米价格合理回升,这也是主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玉米消费的结果。
  
  李喜贵强调,目前中国玉米收购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从后期看,价格继续上行缺乏支撑,12月份收购价格回调可能性大,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当前正处于玉米上市高峰期,也是玉米供应最充裕的阶段。11月份以来玉米上市量不断增加,价格基本达到预期,农民和经纪人出售玉米的积极性高。
  
  二是华北地区小麦与玉米价格倒挂80-90元/吨,部分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已由华北黄淮地区扩大到华中等地区,替代使用由禽料扩大到大猪料。玉米价格涨幅大,小麦替代数量会增加。
  
  三是前期成交的临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仍在继续出库供应市场,销区到货仍以陈粮为主,新粮价格出现产销区倒挂。目前北方锦州、鲅鱼圈等港口库存积压,库存水平逼近历史同期高位,主要在于南方销区对玉米需求不旺。
  
  四是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数量明显增加。今年1-10月中国进口玉米及替代品2091万吨,同比增加839万吨,增幅67%,其中玉米782万吨、高粱402万吨、大麦598万吨、木薯296万吨和干酒糟(DDGS)13.4万吨。
  
  李喜贵强调,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给充裕,小麦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可满足全国一年以上消费需求,预计小麦和稻谷价格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小幅波动。尽管玉米产需趋紧,但玉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