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华讯活性炭网综合
2021-01-29
阅读次数:401
阅读字体 【

  1、832个贫困县去年网络零售额超3000亿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三方大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总额3014.5亿元,同比增长26.0%。其中,四季度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945.7亿元,同比增长30.4%,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实物类电商发挥主导作用。2020年,实物类网络零售额占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总额的比重为58.7%,较2019年提高8.7个百分点。其中,位居销售额前三位的是食品保健、家装家饰、服装服饰。药品器械、书籍音像网络零售额增速迅猛,同比分别增长192.5%、110.6%。

  服务类电商在四季度实现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2020年全年,在线餐饮网络零售额为505亿元,同比增长13.5%。游戏话费、生活服务网络零售额分别为48亿元、7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7%、29.5%。在线旅游网络零售额为580.6亿元,同比下降6.1%。

  此外,农产品电商持续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06.6亿元,同比增长43.5%,增速较2019年提高14.6个百分点,反映更多农民将线下农产品转向线上销售。截至2020年底,国家级贫困县网商总数达306.5万家,较2019年增加36.6万家,增长13.7%。

  2、财政收支实现平稳运行

  1月28日,财政部发布的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减税降费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财政收入逐季好转,全年收入好于预期。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财政收入逐季回升

  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54310亿元,同比下降2.3%;非税收入28585亿元,同比下降11.7%。

  在支出方面,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亿元,同比增长2.8%。在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的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3.9%,好于预期。”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从全年情况看,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财政收入逐季回升。2020年4个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14.3%、-7.4%、4.7%、5.5%,呈现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后二季度触底回升、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持续向好的态势。

  受疫情影响,2020年2月、3月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下降21.4%、26.1%。随着减税降费和新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规模性助企纾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逐月持续稳定恢复,带动6月份以后全国财政收入当月增幅连续正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好转,带动主体税种增幅回升。“2020年,全国税收收入154310亿元,下降2.3%,降幅逐步收窄,主要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逐步回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其中,国内增值税下降8.9%,累计降幅连续8个月收窄,10月、11月、12月分别增长9.1%、8.1%、7.7%,基本恢复正常。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8.1%,降幅随着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回升而逐步收窄。

  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国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支出分别下降1.1%、20%。但是,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5.2%,其中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公共卫生支出增长74.9%;农林水支出增长4.4%,其中扶贫支出在2019年增长14.3%的基础上又增长1.5%。

  今年将继续推进减税降费

  2020年,“减税降费”成为宏观政策的重要关键词。“预计2020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在支持小微企业纾困方面,通过“免减缓”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全国5000多万户小规模纳税人中近九成免征增值税,余下600多万户征收率从3%降为1%,2020年前11月,共计减免增值税911亿元。同时,阶段性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占三项社保费全部减免额的近90%。统计显示,2020年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高于全国企业总体水平2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措施有效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减少资金占用,支持企业扩大生产,提升了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能力。”这位负责人介绍,2020年前11月,累计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减免税费652亿元。

  在帮扶困难行业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减税降费政策发挥了突出作用。在受疫情影响行业中,交通运输、住宿、服务业等减税降费受益面最大,2020年前11月纳税人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共减轻负担382亿元;各地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纳税人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减免政策,累计减税292亿元。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稳定恢复增长态势,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一些行业仍在消化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坚决防止弱化减税降费政策红利。

  开源节流促财政运行平稳

  2020年,疫情对财政收支造成较大冲击,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如何克服困难、化解矛盾?“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综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保持预算平衡和财政稳定运行,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发挥财政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首先,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举措,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新增财政赤字1万亿元。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同时,加大各类结转结存资金盘活使用力度,多渠道努力增加可用财力,弥补财政减收增支缺口。

  其次,设立并实施资金直达机制。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推动资金高效精准投放到终端,支持基层落实“六保”任务。

  再次,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中央部门带头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督促地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严禁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

  同时,中央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8.39万亿元,增长12.8%,增量和增幅为近年来最高,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

  3、2020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4.3% 连续9个月实现正增长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例行发布会获悉:2020年,交通运输主要指标总体呈现先降后升、持续恢复态势。预计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48万亿元,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公路水路预计完成投资2.59万亿元,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的143.8%。

  全社会货运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2020年,全社会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3.4亿吨,同比下降0.5%,已基本回补疫情造成的缺口。从5月至12月,货运量已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此外,2020年我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45.5亿吨、同比增长4.3%,从4月至12月,连续9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内贸完成100.5亿吨、同比增长4.4%,外贸完成45亿吨、同比增长4%。

  4、2020年债转股项目落地金额超200亿元

  市场化债转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体政策部署中的组成部分,也是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银资产”)作为中国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不断尝试通过新的方式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中银资产的自身发展有何特点?对债转股市场前景如何看待?针对上述问题,中银资产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专访。

  积极推动业务转型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错综多变等复杂局面,中银资产积极开展债转股相关业务,也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一些特点。

  “2020年,我们全力优先支持抗击疫情突出企业。在疫情较为严重的上半年,优先审批、投资承建大量医疗基础设施的中建集团、保障湖北医疗物资核心供应的上市公司九州通集团、为防疫医院提供医疗设备的江苏环亚等重点项目,并与湖北地方企业共同发起第一只湖北‘抗疫’基金。”中银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还介绍称,2020年,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中银资产部署开展各项工作,服务国家级重大战略项目,参与如国家管网集团的增资扩股等项目,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支持油气体制改革等。

  “2020年,中银资产共落地项目近20个,落地金额超过200亿元,重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化工等行业,也涉及部分消费、医药流通、科技创新企业。”该负责人称,2020年,中银资产也积极推动业务转型,通过基金方式联合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的项目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一方面2019年设立的几只基金陆续开始落地项目,另一方面2020年也推动设立了新基金。

  “当前保险资金投资债转股限制放开后,中银资产已经与部分险资机构进行接洽,并已在一些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的投资过程中,与知名投资机构成为共同投资人。未来中银资产将积极推动通过基金、资管计划进行联合投资的项目落地。”该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上半年,根据监管批复要求,中银资产可由子公司中银资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导推进在上海开展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

  “暂时还没有项目落地。但通过这次改革试点,中银资产将努力联合社会投资机构,探索对符合国家战略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兴行业、科创企业进行股权直投,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的融合。”上述负责人说。

  他表示,从长期来看,中银资产的主营业务依然是市场化债转股,通过“债转股+”的方式与国企混改、重组并购、风险处置化解等业务结合,深度参与乃至推动行业、区域、企业的资源配置与整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双重定位”和“三个结合”

  相较于其他AIC(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非银行体系的债转股实施机构,中银资产有何自身特点?

  对此,中银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国银行集团内,中银资产自身坚持服务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集团发展战略,兼顾拓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与化解集团授信风险的“双重定位”;而在业务发展中,中银资产则坚持“三个结合”,即债转股与公司金融发展战略相结合、债转股与风险处置化解相结合、融资与融智相结合。

  据介绍,在拓展市场化债转股业务方面,中银资产通过叙做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促进被投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降杠杆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企业资本结构;同时,中银资产共向被投企业委派了50多名董事、监事和管理层人员,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推动被投企业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而在积极参与重大风险处置化解工作方面,中银资产通过资源整合、交易撮合、并购重组、引入战投和债转股等综合手段,深度参与了多个重大项目的风险处置化解工作,带动债转股落地超过800亿元。

  “市场化债转股属于新生事物,中银资产在符合监管规定的业务范围内,积极响应国家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称:部际联席会议)的要求,不断尝试通过新的方式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上述负责人称。例如,先后参与了中国铝业、中国中铁、华菱钢铁等经过部际联席会议批准、通过“债转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式叙做的债转股项目;通过发行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中国黄金、中化能源等项目。

  中银资产自成立以来,落地多个市场“首单”。例如,2018年,经报部际联席会议批准,落地市场首单“非上市非公众股份公司债转优先股”项目;2019年,落地市场首单“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债”的项目;2020年,落地首单“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项目。

  该人士特别强调,中银资产在项目选择上坚持市场化方向,注重符合未来发展逻辑的行业选择,注重真实估值水平,注重投资规模和风险权重的平衡。项目落地关注实际效果,项目落地率超过60%。

  建议对AIC资本补充给予支持

  2017年以来,部际联席会议及相关部委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市场化债转股业务逐步规范,市场活跃程度逐步提升。2018年,人民银行给予各银行定向降准政策之后,AIC成为市场化债转股的主力军,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谈及债转股市场下一步的发展难点,中银资产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资本问题,AIC作为金融机构,投资的股权资本均为风险资产。在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情况下,对公司资本消耗较大,需要及时补充资本,保持持续发展能力。其次是业务模式问题,对于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但短期有困难的优质企业,单纯通过债转股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必须配合其他手段统筹推动。

  “市场化债转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配套政策陆续完善,发展目标逐渐清晰,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各方面都在不断摸索、实践,努力解决企业短期困难、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推动业务健康发展。”他说。

  为了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债转股,该负责人也建议,在政策上需要继续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领导作用,对资金来源、重大项目等进行统筹推动,推动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增量、提质、扩面”;二是降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叙做市场化债转股业务的风险权重,对AIC资本补充给予支持,探索试点发行优先股等资本补充工具的有效路径,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AIC的积极性;三是持续引导市场化债转股与国企混改、资产重组、风险处置化解等深入结合,放宽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业务的试点范围,完善债转股资产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5、世界黄金协会:疫情压力下2020年全球黄金需求同比下降14%

  过去一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黄金市场。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信息显示,2020年全球黄金需求(不含场外交易)同比下降14%至3759.6吨,这是自2009年以来黄金年度需求首次低于4000吨。

  世界黄金协会28日对外发布的《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金饰需求同比下降34%至1411.6吨,创下历史新低;同期,黄金投资量同比增长40%,达到1773.2吨,其中黄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黄金ETF)流入量达877.1吨,金条和金币需求增长3%至896.1吨。

  报告显示,2020年各国央行净购金量为273吨,同比减少59%,购金步伐大幅放缓。

  在供应方面,由于疫情对金矿生产形成干扰,2020年全球黄金供应总量下跌至4633吨,同比下降4%。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