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华讯活性炭网综合
2021-08-05
阅读次数:423
阅读字体 【

  1、1000家!创业板规模迅速壮大总市值逼近14万亿元

  2021年8月4日,随着倍杰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个承载着服务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使命的板块,迎来了上市公司数量达1000家的重要时刻。

  截至目前,创业板公司数量占A股公司总数的22.55%,总市值为13.55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15.86%。创业板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板块公司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9%、92%,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行业的公司家数占比近50%。

  从首批28家公司上市,到上市公司数量达1000家,创业板有效发挥直接融资功能,为双创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创业板累计股权融资金额合计超1万亿元,培育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努力构建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生态体系。

  与此同时,创业板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领域不断创新,推动创新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和深度融合,大幅提高行业生产效率,推动行业结构的转型优化,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筑巢引凤,花开蝶来。创业板加速创新与资本融合,建立新经济发展生态圈,培育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夯实了新经济发展的生态基础。创业板583家公司在上市前累计获得538.14亿元的创投机构投资,以目前股价模拟测算投资增值近16.73倍,这些创投资本退出后又重新投入早期阶段的新经济企业。创业板带动了创投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资本“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去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平稳运行。深交所认真践行“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和“四个敬畏、一个合力”要求,坚持“开明、透明、廉明、严明”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增量+存量”改革,在创业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同步实施注册制,推动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注册制后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171家,累计IPO融资1301.48亿元,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此外,注册制下创业板新公司业绩增长强劲。截至2021年4月30日,118家已披露2020年度经营业绩的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8.51亿元,净利润2.49亿元,营收及净利润规模均高于板块平均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三创”“四新”,把支持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摆在最突出位置,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全力维护创业板注册制高质量运行,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助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更好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贡献力量。

  2、部分商业银行提前完成普惠金融发展目标 把服务小企业当作大事业

  今年下半年,面对国内外依然错综复杂的环境,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的背景下,作为稳企业、保就业重要途径的中小微企业将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近日,一系列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陆续出台,让下半年企业的稳健经营服下了“定心丸”。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已有商业银行提前超额完成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要求,并将在今年下半年持续推进普惠业务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把服务小企业做成大事业。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面对中小微企业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阻碍,一系列支持政策已陆续推出,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月12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则强调,近期实行的降准措施体现出结构性,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帮助其缓解融资难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提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

  “202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

  从量的角度看,截至2021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8.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共计支持了383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9.2%。

  从价的角度看,2021年上半年,小微企业新发贷款合同利率为5.18%,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个和1.06个百分点。其中,5月新发放的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93%,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

  “7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说。

  普惠金融业务效率提升

  作为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直接力量,金融机构正在努力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目标。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

  “工行继续服务小企业、办成大专业、成就大事业,2021年上半年,工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增速超40%,超额完成监管要求,且增量、增速均在市场上保持了比较好的态势。”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对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一是保持稳定高效信贷投放。今年以来累计为近8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超过1000亿元,为3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办理延期付息超4.8亿元,涉及贷款金额超200亿元。

  二是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我们重点加大产品、模式创新力度,加强首贷、信用、中长期贷款投放,重点推广‘年审制’‘循环类’贷款模式,进一步提高业务效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廖林说。

  今年1月至6月,工行服务首贷户近3万户,同比多增40%;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中长期贷款占比同比均提升超3个百分点,特别是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经营快贷”比年初增长超70%,具备“随借随还”功能的普惠贷款上半年增量占比超80%。

  三是完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提供“融资、融智、融商”一体化服务。“我们自主研发了‘环球撮合荟’跨境撮合平台并向全球企业免费开放,支持小微企业寻找海外商机、接入全球产业链。”廖林说,目前平台已吸引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行业的近2万家企业入驻。

  协同互补服务仍待增强

  但需要注意的是,做好小微企业服务并非一家之力可以完成,需要协同多方力量“几家抬”。据记者调查,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在获取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方面仍存在一定障碍,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仍存。此外,如何做好风险分担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今年4月,在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续贷中心、首贷中心、确权融资中心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心正式整合为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建成了协同互补、全方位提供信贷服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新格局。”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说,目前该中心各项运作良好,已有22家主要商业银行长期入驻,提供100多种信贷产品和服务。

  针对企业信用信息获取难、共享难问题,北京银保监局已在北京市贷款服务中心成立了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汇聚了27个政府部门、232类2952项高价值数据,涵盖200余万市场主体的登记、纳税、社保、不动产、专利、政府采购等信息,显著提高了融资对接效率。

  记者获悉,接下来,北京地区还将创新开展“监管数据共享服务试点”,在依法合规、严格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辖内16家主要中资商业银行开展对公数据共享试点,推进跨行对公数据查询服务,支持银行高效、快捷、准确地进行客户信息交叉核验,进一步缓解由于银行间信息不互通导致的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3、河南加快灾后重建:下达47.25亿元用于防汛救灾

  记者4日下午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正在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河南省财政共下达11批资金47.25亿元,用于防汛救灾保障。

  发布会上,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刘翔煜通报称,在保障防汛救灾资金需求方面,河南不等不靠,积极争取中央补助、紧急动用省长预备费、用足用好各方捐赠,资金筹措一批、分配一批、下达一批,中央资金下达省级后当天研究分配、迅速下达市县。同时,要求市县财政部门在接到省级下达的资金后,当天分配下达,确保资金不过夜、不滞留。

  刘翔煜介绍,7月22日至8月2日,河南省财政共下达11批资金47.25亿元,用于防汛救灾保障工作。上述资金主要用于六个方面:

  一是财力补助资金20.23亿元。由市县统筹用于抢险救灾、紧急避险、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工业生产救助、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水毁工程设施修复、农村毁损房屋补助、城镇基础设施维修、停产停业的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补助等方面;同时充分考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避免规模性返贫。

  二是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1.8亿元。主要用于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倒损民房修复等方面。

  三是群众生活补助资金6.48亿元。主要用于受灾困难群众给予临时生活补助,农村地区因灾倒塌房屋重建补助、因灾损坏房屋修缮补助,以及未参加商业保险的城镇居民小区电梯等基础设施的维修补助。

  四是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6.45亿元。主要用于自然灾害救灾及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物资材料和服务补助,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设施修复、水利设施工程水毁修复以及救灾所需设施设备修复等方面。

  五是城乡小商户补助资金1.64亿元。主要用于对因灾造成经营困难、停产停业的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一定时期的房租补贴、按照受灾经营用房面积定额补助等方式弥补损失

  六是城乡基础设施修复补助资金6500万元。主要用于受灾地区水毁道路抢修保通。

  不仅如此,在恢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方面,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李迎伟通报称,该省安排7.44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恢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

  灾情发生后,河南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基础设施受灾损毁情况摸排工作,动态监测重点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和省属重大项目受灾损毁情况,及时梳理谋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在开展摸排工作同时,河南省发改委争取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了6.44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河南省受灾严重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同时河南也从河南省基建资金中安排了1亿元,做好相关项目建设的资金配套工作。

  4、国内首创牡蛎机收平台 "小麦式"收割将采收率提至99%

  8月的荣成,风景如画。随着机器轰鸣声,串串牡蛎被拖上海面,送到了输送带上,在海水的强力冲洗下,收获了干干净净的牡蛎。“海洋牡蛎养殖也可以像收小麦一样,实现了机械化收割。”在操作现场,山东荣成市荣金牡蛎养殖合作社总经理闫荣金高兴地说,“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2—3人即可完成采收生产,作业速度8—10米/分钟,产能6—8吨/小时,较人工采收提高效率6—10倍,采收率提高到99%。”闫荣金说。

  日前,山东省水产学会组织专家对“牡蛎海上自动收获与清洁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示范”成果进行评价,并通过验收。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系统为国内首创,成果整体达到领先水平。

  该平台研发团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筏式养殖机械化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沈建介绍,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研究团队设计研制了牡蛎吊养筏架牵引、水下提升输送、脱料、主筏架导向、高压喷淋清洗等设备,集成研发了牡蛎机械化采收作业平台,构建了筏式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与清洗一体化作业系统。

  “与传统人工作业方式相比,该系统生产效率提高10倍,节省人工90%,采收率从91%提高到99%以上,有效解决了目前牡蛎养殖收获生产中劳动力严重紧缺问题。”评价专家组组长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李琪表示,同时,与传统陆基清洗相比,该采收设备减少了陆地污水排放,避免了清洗用水的抽取、原料运输以及清洗后废水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通过降低养殖密度、采用延绳养殖新技术,构建了牡蛎筏式宜机养殖模式;并设计建造了牡蛎收获和清洗集成系统,实现了牡蛎筏式养殖的机械化采捕,推动了海水养殖机械化进程。

  5、三部门: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

  记者4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关于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按照企业自愿、政府支持、示范引领、有序推进的原则,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依托产品销售维修服务网络构建废旧家电逆向回收体系,进一步优化回收渠道,畅通家电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利用,促进家电更新消费。

  《通知》提出,到2023年,发展一批家电生产企业实施回收目标责任制的示范标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回收处理模式和经验做法,重点家电品种规范回收利用率明显提升,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市场主体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支持家电企业履行回收责任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生产企业更好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履行社会责任在家电行业形成共识、蔚然成风。

  《通知》鼓励责任企业利用自身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网络等开展废旧家电逆向回收,不断完善销售服务体系的回收功能;联合电商平台、家电卖场等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促进废旧家电回收;加强与区域大型回收企业、有资质的拆解企业合作,建设基于家电更新信息的定向废旧家电回收服务网络。

  在运输网络方面,鼓励责任企业依托销售网络建设废旧家电回收存储设施,推动家电销售网络与储运网络一体化发展。引导责任企业与回收企业共建共享废旧家电回收储运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废旧家电集散转运中心。

  《通知》表示,制定出台具体激励政策措施,优先支持责任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将完成回收目标并达到国家有关管理要求的责任企业纳入家电生产企业“绿色责任名单”,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审批时优先支持。

  根据中国家电协会2020年1月发布的《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空调、冰箱安全使用年限为10年,洗衣机、热水器安全使用年限为8年。瞭望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约有1.6亿台家电产品达到了安全使用年限。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