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二五规划出台 节能环保约束性指标超一半

南方日报
2011-05-16
阅读次数:1586
阅读字体 【

  继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布之后《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也于近日正式印发。广东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然而,站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回看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与辉煌,环顾广东四周急剧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审视广东自身传统发展模式所积累下的弊端与急需补上的短板,还有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寄予广东的厚望与期待,南粤人民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重了。

  当年,广东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今天,时代要求广东必须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与气魄,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科学发展不是虚无缥缈,更不是泛泛而谈。早在今年初的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上,汪洋书记就指出,广东必须顺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顺应全省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我省落实“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核心任务,作为“十二五”时期广东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

  “十二五”的广东,将是加快转型升级、开拓发展新路的广东,也是人民群众幸福更给力更长久的广东。

  权威访谈

  约束性指标占总指标数超过1/3

  新露面的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第一篇“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中便开宗明义地点出:“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长达6.5万字的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与以往规划相比,有哪些亮点,又应如何解读指标背后的意义?省发改委主任徐建华日前就此接受了南方日报专访。

  12项约束性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8.5‰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70万人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8%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80万套

  ●耕地保有量:291.4万公顷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主要污染物减排减少:化学需氧量减10%、二氧化硫减13%、氨氮减11%、氮氧化物减15%。

  ●森林增长:森林覆盖率58%、森林蓄积量5.51亿立方米

  最突出的特点是明确主题、主线

  南方日报:与“十一五”相比,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发展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徐建华:“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群策群力编制出来的,也都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总的发展思路上,“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尤其是进一步提出了“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明确了我省“十二五”发展的主攻方向和行动指南。

  在主题、主线和核心的统领下,“十二五”发展的具体思路也有一些特点。主要就是,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要求突出做到“六个必须”: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必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建设创新型广东;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全面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必须全方位提升文化建设水平,加快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新跨越;必须整体推进社会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增进民生福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开放合作新格局。

  调低GDP增长速度,调高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目标

  南方日报: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设置中,在调低GDP增长速度的同时,调高了城乡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对此应如何看待?

  徐建华:“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均达到8%。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需要。我们的收入分配格局中,居民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偏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建议》提出的战略要求,是当前及未来国家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调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预期目标,确保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二是从“十一五”的情况看,全省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分别达到7.6%和8.3%,实现“十二五”的目标具备良好的基础。三是从具体措施看,国家和我省“十二五”时期将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有利于实现以上增长目标。

  12项约束性指标突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

  南方日报: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对资源环境等约束性指标多达12项,怎么解读背后的意义?

  徐建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总共12项,占总指标数的1/3强。指标集中分布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方面。

  民生福祉方面5项,与“十一五”规划指标相比,增加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两项指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目标是93%,“十二五”累计应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房180万套。

  资源环境方面7项,与“十一五”规划指标相比,增加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两个指标,前者的目标值是20%,后者是“十二五”累计下降17%;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这个指标中增列出氨氮、氮氧化物2个小项,将森林覆盖率修改为森林增长并分列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2小项。

  应该说,“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发展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突出体现在指标设置,特别是约束性指标设置上。约束性指标作为政府向社会作出的承诺,要强化考核,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实现,发挥指挥棒和约束鞭策作用。可以看出,广东“十二五”的发展突出了民生为重、以人为本的导向,突出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将自主创新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南方日报:“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完成13项任务,其中位列首位的就是“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广东”,为什么要把创新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徐建华:当前,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越来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关键就在于自主创新。

  应该说,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全省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例上升到2010年的1.8%。但客观地看,广东在自主创新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核心技术缺乏,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大型企业较少。研发投入不足,1.8%的研发投入比例只是略高于全国1.75%的平均水平,远低于江苏的2.1%和上海的2.8%。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也不足。

  可以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当前制约我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软肋。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将决定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成败,将最终决定广东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位置。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高度重视,将它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具体来说,就是将“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广东”独立成篇,并安排在主要任务之首,以凸显它的极端重要性。

  加快“汕潮揭”城市群建设和“湛茂阳”经济圈发展

  南方日报:区域发展不协调一直以来是困扰我省科学发展的大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是如何着力解决的,都有哪些重要举措?

  徐建华:我省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2009年区域发展差异系数是0.743,全国是0.579,而江苏、山东、浙江分别只有0.483、0.515、0.375,我省系数明显偏高。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整个“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汪洋书记、华华省长、广源主任等领导均深入开展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

  “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大任务来落实。在指导思想中,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列为六大战略之一。在发展目标中,强调要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力求区域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整个“十二五”规划纲要高度关注了区域发展的问题,假如你有时间进行统计一下“区域”此关键词在整个规划纲要文本中出现次数达到124次。主要举措包括加大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促进“广佛肇”、“珠中江”、“深莞惠”三大经济圈融合发展。增强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汕潮揭”城市群建设和“湛茂阳”经济圈发展,构建东西两翼沿海经济带,打造粤北生态特色经济新区,促进粤东西北加快发展。重点推进粤东西北地区铁路、高速公路等综合运输通道建设,着力改善交通环境,促进重大项目建设等。“十二五”期间,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

  建立保障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

  南方日报:为确保“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落实,重大项目支撑、监督考评方面有什么实招、新招?

  徐建华:“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编制出来后,关键是实施。

  在重大项目支撑方面,明确提出科学谋划重大项目,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将重点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实施,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把重点项目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土地、资金和环境容量需要。

  核心指标解读

  速度调高人均收入增速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十二五”规划全省GDP年均增长8%,较“十一五”规划目标的9%下降了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均达到8%,分别较“十一五”目标上调2.5、2.0个百分点。这表明了规划不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出空间,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实际上,政府在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农村,由财政出资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包括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的补贴等,加大向农村转移的力度。在城市,政府想方设法扩大就业规模,对解决就业岗位给予财政支持,对于困难群体,下岗职工、城镇拆迁居民、农村失地农民也加大了帮扶的力度,帮助城市农民工清欠工资。这些都表明,老百姓将从“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发展当中得到大量的实惠。

  转型明确结构调整指标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珺:转型升级不仅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在目前中国全面进入工业化的阶段,广东率先进行的这种转型,是为全国探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就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加快转型升级是手段,建设幸福广东是目标,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重要支撑。

  后工业化的社会,经济增长中心转入城市,多样化的城市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也是促进社会创新的源泉。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核心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使城市的价值得以提升。

  在这一轮发展中,政府还要实现“绿色发展”。一方面,政府有增加GDP的需要;另一方面,还有满足老百姓需求的需要,这涉及的是政财的支出结构,现在的支出结构更多的是关注老百姓关心的东西,比如卫生、教育、医疗保障等等。

  幸福民生福祉指标首次提出

  广东省省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时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要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广东的经济总量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现阶段完全有条件将更多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

  可持续资源环境约束性加强

  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陈勇:去年广东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事业已全面展开,体现了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在广东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自主创新技术的问题。比如,我们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很快,但核心技术和装备依然靠进口。虽然从产业面来看是符合低碳的,也是高科技的产业,但没有核心技术就永远只能处在产业链的低端。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