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纪实

中国庆阳网
2013-01-09
阅读次数:983
阅读字体 【

  今年40出头的冯书平,以前以种粮为生,后养牛养猪养羊,然后又种植绿化苗木,和村民张晓林合股开办机制砖厂,配套建设紫花苜蓿生产基地2处60亩,种植绿化苗木650多亩,安排53名农民工就业。

  对冯书平来说,他的成功是个必然。因为近几年,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抓龙头、育基地、联农户,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卓著成效。

  土地流转破解“ 三农” 难题

  宁县把土地流转与全县瓜菜产业开发、苹果树栽植、抓点示范相结合,制定了《宁县农村贫困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制度,对连片经营贫困户流转土地的产业带动大户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县上一次性给予5万元、10万元的奖励。焦村乡西沟村聚鑫源果树栽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向明告诉笔者,去年该村在县扶贫办扶持下,由他牵头采取“反租倒包”方式承包村里265位贫困村民的510亩土地,规模连片栽植优质富士苹果树、套种丹参210亩、瓜菜300亩,人均出租土地纯收入950元,给合作社务工收入2150元。今年又在这些地里套种了药材和瓜菜,一举实现了脱贫目标。

  在西沟村贫困户土地流转模式牵引下,新庄等乡镇,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鼎峰果汁厂,抓4万亩苹果基地建设;早胜等乡镇,以牧草和苹果两大产业开发为重点,依托绿鑫等产业化龙头企业,抓流转示范点建设。至目前,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累计流转土地18.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9.53%,其中规模经营面积达到9.8万亩。

  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宁县围绕“草畜、果品、瓜菜”三大支柱产业,采取组织学习、考察培训等形式,鼓励生产大户、农村能人带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焦村任村成立的全省首家民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走“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路子,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年终社员分红后,合作社提去3%的公积金、3%的公益金、村上提取5%的集体经济积累金进行滚动发展,四年多来先后筹资300多万元。近年来,该县按照示范性合作社建设标准,建成了盘克盘农等8个示范性合作社,盘克永丰瓜果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团体会员。至目前,全县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4个,累计达到235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69个。

  经济实体催生品牌农产品

  近年来,宁县人从市场受到启发,要让农产品升值,就一定要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飞跃。该县拓宽各种渠道,采取外引内联,鼓励党员标兵和致富能人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经济实体,坚持用品牌意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传统种植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民快速致富。南义乡“锦业”果品长负责人赵夫缘说,从2008年开始,他和乡上抓产业干部把千亩优质西瓜生产示范区的西瓜送到兰州、西安等城市的高档宾馆、饭店、超市供免费品尝,并跟踪听取反馈意见,不断解决宣传、包装上存在的问题,终于使“锦业”西瓜打进这些城市的市场,每亩直接增收30%以上,辐射带动了焦村等乡镇从事“锦业”牌西瓜的生产。

  今年以来,全县又新建了甘肃陇泰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等3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改扩建了宁县康盛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完成投资7643万元,为宁县品牌农产品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共认定无公害瓜类产地13500亩,认定绿色无公害产地142万亩。注册发展“绿仁”牌神虫菜、“新庄红”苹果等品牌产品15个,远销东南亚、香港等地。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