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国际投资锁定城乡垃圾发电项目

国际融资
2013-03-08
阅读次数:955
阅读字体 【

  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简称:光大国际)是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环保实业投资公司,该公司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为投资方向,集研发、基建、运营管理为一体。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城乡垃圾处理能否得到安全、有效、环保的处置,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垃圾发电企业,光大国际投资策略是怎样的?其垃圾发电的技术路线如何?为此,《国际融资》杂志记者专访了光大国际执行总裁陈小平

  寻找适合中国的垃圾处理之路

  记者:目前,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光大国际为什么选择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

  陈小平:目前,国际公认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三种:

  一是堆肥。其特点是垃圾输送环节多、污染源多、臭味大、污染控制难度大,而且运行成本也是最高的,收入较少,每吨垃圾堆肥产品收入一般在10元左右。堆肥一般要把垃圾分选成筛上物、筛下物、中段垃圾,只有中段垃圾适用于堆肥,只占总量的三分之一。适用于堆肥的垃圾在堆肥过程中通过消化、蒸发,进一步筛分等环节,最终只有占总量约20%的垃圾形成了堆肥产品。

  二是填埋。其占地面积大、污染面大,污染面是整个填埋区,属于面源污染。影响环境观感,臭味等也难以控制。但其运行成本较为低廉,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每吨垃圾沼气发电收入为30多元。

  三是焚烧。设施占地较小,可持续性强,且对周边影响较小。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具有一定毒性的二噁英,但它属于点源污染,容易控制。垃圾焚烧可实现垃圾减容80%~90%,减重70%~80%。其运行成本较高,经济效益最好,每吨垃圾焚烧发电收入可达100元以上。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垃圾焚烧的污染最小,而且节约土地,虽然运行成本较高,但收益最好。而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是利用焚烧炉对生活垃圾中可燃物质进行焚烧处理,通过高温焚烧后消除垃圾中大量的有害物质,达到无害化、减量化的目的,同时利用回收到的热能进行供热、供电,达到资源化。

  记者:在中国,垃圾分类还未细分化,处理难度可想而知,光大国际如何对症下药?

  陈小平:中国的垃圾是没有经过分类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垃圾往往是混合垃圾,具有水分高、灰分高、热值低等特征,因此,处理中国的城市垃圾比处理欧美发达国家经过分类后的垃圾难度要大得多。

  光大国际通过几年的摸索,逐步掌握了解决中国垃圾特征的技术。我们也觉得,完全把国外的东西照搬来,不一定适用。只有通过引进技术,不断吸纳国内外的先进东西再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才能走出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就目前来看,光大国际的垃圾处理技术在处理中国的垃圾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进入垃圾处理领域的初期,光大国际就以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起初,我们采用的是欧盟二号标准来处理垃圾烟气排放,而现在投入的新项目,经处理后烟气排放指标全面达到欧盟2000标准,这也是当今全球使用最高的标准。目前,光大国际的垃圾发电技术已完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和国际先进同行相媲美。

  记者:垃圾处理的先进技术往往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在与同行业竞争中,光大国际如何练好自身内功?

  陈小平:光大国际旗下的科技研发平台有光大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它是集技术研发、设计、环保核心设备制造、项目建设及管理于一体,以技术创新为重点,自主研发、引进消化、联合开发。我们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相继开发了一批行业领先的环保科技项目,实现光大国际由单一环保项目向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是光大国际由传统公司向高科技、高技术公司的转型。

  光大国际还在常州设立了设备制造中心,在消化引进炉排炉焚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生活垃圾的特点,与院校科研单位进行联合研发,从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运营向主要设备的制造、销售发展,实现光大国际从产业链的下游向上游前进。此外,我们的苏州公司于2008年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于2011年5月通过苏州市科技局验收,成为苏州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务于苏州市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光大国际早期建设、运营的焚烧项目公司,如苏州、常州、江阴,采用进口的顺推往复台阶式倾斜炉床,自2009年开始进行焚烧炉的自主研发,且已经成功应用于江阴二期项目,在即将投运的苏州三期、南京、宁波等项目,将全部应用自主研发的设备。截至到2012年7月,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光大环保工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光大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均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消除公众对垃圾发电的误解

  记者:公众对垃圾焚烧厂建设有抵触情绪,居民对垃圾发电的反对事件时有发生,您认为该如何消除民众的担忧?

  陈小平:近年来,民众对垃圾焚烧的反对事件时有发生。2007年,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厂由于居民反对而叫停;2009年,广东番禹、江苏吴江的垃圾焚烧项目也因居民强烈反对而停建。此类事件的发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垃圾焚烧厂的建立与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居民、物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也有部分原因是群众的不了解和过分担忧,其实垃圾焚烧不是粗放式的处理方式,而是在严格监控下对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在我们看来,如果项目对周边造成了影响就该赔偿,利益只能置换,不能被牺牲,无论当事人是多数还是少数,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充分保障居民的利益。此外,在对环境风险的监控要做到开放透明,经得起考验,特别是要接受潜在受害者的监控,因为他们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由他们监控得来的结果也更有说服力。垃圾发电必须做到面向整个社会,接受整个社会尤其是所在社区居民全方位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信于人,真正让人放心。

  记者:光大国际如何解开人们的心结,做到让人放心?

  陈小平:光大国际所有的焚烧项目均完全对公众开放。我们下属的焚烧厂,均建立了整套的实时在线烟气监测与数据传输系统,与市环境监测站、市环卫处进行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接受政府部门的实时监管。每隔两个月,市环保局就会对垃圾焚烧烟气进行一次的常规环境监测,每半年还会有一次二噁英监测。与此同时,我们的各项目公司还在交通主干道旁设立电子大屏幕,向社会公众实时更新在线监测的环保指标数据,接受公众监督。

  垃圾发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如果不严格把关,将存在隐患。我们在总结国内外的事故处理经验后,制定了一整套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并根据国内外每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修订。针对各种假想事故,光大国际每年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为了使环境风险降到最低,各项目公司在关键环节都增加了备用设备、材料和人员,这虽然大大增加了公司成本,但我们依然坚决执行到位。

  为进一步降低垃圾焚烧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环境安全,在吸收国外焚烧和烟气净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光大国际还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自主研发。我们的垃圾焚烧项目公司,均采用“干法+半干法”组合脱酸工艺。生活垃圾焚烧烟气要经过脱硝、脱酸、活性炭、除尘器四个净化系统净化后才能排出,大大降低了焚烧烟气中HCl、SO2等酸性气体的浓度,烟囱出口HCl、SO2的排放浓度分别约为6~8mg/m3、20~40mg/m3,达到欧盟2000标准。

  举个例子,2010年12月,苏州公司成功将烟气指标全面控制在欧盟2000标准规定的排放限值范围内,随之进行推广应用。自2011年底开始,苏州公司试点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提标改造工程,2012年5月完成。提标改造后,渗滤液处理系统出水全部回用于焚烧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实现了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全回用、零排放”。

  记者:发达国家的垃圾发电现状如何?未来垃圾发电将在中国垃圾处理方面占多大比例?

  陈小平:在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焚烧行业早已形成,并已经走向新型焚烧时代。美国在1958年就建成并投运全美第一座处理有害垃圾的焚烧炉,到1995年,美国共有垃圾焚烧厂171座;人口只有550万的丹麦,截至2011年底,拥有在运和在建的垃圾焚烧厂超过30家;德国境内现在约有68个规模不等的垃圾焚烧厂,还计划建设大约100个垃圾焚烧厂;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近邻日本的垃圾焚烧率就位列世界第一,其焚烧厂的数量占全世界的70%。

  随着人们对垃圾发电的日益了解,这一技术也逐渐得到了中国政府、百姓的认可和支持。截至到2011年年底,中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超过120座,其中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焚烧占总处理能力的比例超过40%。201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到2015年,全国形成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87.1万吨/日,其中选用焚烧技术的达到35%,东部地区选用焚烧技术达到48%。根据各地的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垃圾焚烧厂将超过200座。不可否认的是,焚烧发电方式是垃圾处理的更好选择。

  拓展农村市场,带动经济效益

  记者:农业垃圾发电有何重要性?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陈小平:据统计,到2010年,中国生活垃圾年清运量达2.21亿吨,无害化处理率只有63.5%,其中大中城市占77.9%,而县城仅占到27.4%。秸秆等农业垃圾的处置已成为新的问题,每年庄稼收获之后,大量的秸秆就地焚烧,带来严重的污染。此外,现在是“寸土寸金”,保护耕地、保障居民住房都使得土地的保护越发重要。垃圾焚烧厂占地相比其他垃圾处理方式都小得多,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为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环境财富。

  而在农业垃圾的收集过程中,将为出售农业垃圾的农户和负责垃圾回收及运输的中小企业带来额外收入,还能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比如,在2011年,我们投资的首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实现了并网发电,一年多来,不仅提供绿色能源约两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万吨,还为当地农民带来8000万元人民币收入,惠及当地近十多万农户。

  记者:垃圾发电从城市转向农村,遇到难点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

  陈小平:一是原料供应问题。没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是空谈。在生物质垃圾发电上,光大国际在安徽砀山做了一个示范项目,已运行一年多。砀山有百万亩梨园,梨树的树枝每年都要修剪,剪下来的树枝在处理上就存在了难点。以往树枝只是经过简单的焚烧或直接任其烂在地里,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光大国际选择在砀山建生物质发电项目,毗邻原料基地,为项目提供了充足的保障。2012年上半年,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这四个毗邻省建立的生物发电项目进行评比,我们在砀山的项目无论在效益、运行管理、排放达标等方面都排在第一。有了第一个项目的成功,我们接下来也会对农村秸秆发电项目进行探讨。

  二是收运体系问题。城市垃圾收集运输体系比较完善,光大国际下属的焚烧厂收集的生活垃圾均是经过市政环卫系统进行分类后运送过来的,垃圾收集就较为容易,而农业垃圾的收集运输就难很多。我们在南京选两个县,做了八个试点,进行收运体系的实验。我们以一个自然村为一个收集点,一个自然村有几十个农户,由光大国际投入机械设备,一套设备价值约人民币40万,秸秆集中到收集点后就地加工,被压制成燃料棒。利用光大国际的深化处理技术加工出的燃料棒,不仅可以应用在直燃发电,还可以提炼生物柴油。此外,我们还提供技术,也教会当地农民如何进行操作,各个自然村压制好的燃料棒将被及时运输走,大大增加运输量,节约了运输成本,解决了运输难题。这一收运体系得到快速推广。

  环保投资植根中国,面向世界

  记者:投资垃圾发电占光大国际业务板块的比例有多大?光大国际有怎样的中长期规划?

  陈小平:现在光大国际已经形成三大业务板块的组合发展模式:一是环保能源,其中包括垃圾发电;二是环保水务,主要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三是新能源,主要有沼气发电、光伏发电。垃圾发电等环保能源项目占光大国际业务的60%左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光大国际的业务主要是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我们的投资目标是围绕城乡垃圾和水环境治理这两方面。我们的中长期规划,一是从沿海逐步往内地延伸,二是从城市垃圾处理向农村垃圾处理扩展,三是从中国国内环保项目向国外延伸。在这个领域里,光大国际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从技术、管理方面,把节能环保、新能源这一领域做得更大,走得更远。

  记者:光大国际将如何进军海外?

  陈小平:早在2011年,光大国际就将投资步伐迈向政策相对稳定、收益更高的欧洲光伏能源市场。2011年3月10日,光大国际成功投建第一个海外新能源项目——德国舍讷瓦尔德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并于同年6月30日成功并网发电。借此契机,光大国际将进一步加快海外项目的投资步伐,我们也从中积累了国际化的经验。

  在垃圾发电项目上,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垃圾成分与中国的相类似,光大国际也在积极寻求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寻找属于我们的商机。运用光大国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向亚洲国家和地区去推行,也是我们的目标。多年来,光大国际与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在垃圾发电上有着紧密合作,对于我们而言,与亚行的合作,不仅是为了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更多的是为了公司自身的管理和技术,这对光大国际的海外投资战略有着重要意义。在垃圾处理、生态环境保护、节能环保等方面是没有国界的,我们会积极去推动,把光大国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向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采访人物摄影 王南海)

  点击光大国际三大业务板块

  环保能源

  已建成投运垃圾发电项目九个、固废填埋项目两个;在建及筹建垃圾发电项目十个、固废填埋项目三个;总投资人民币94.75亿元。

  设计规模:年处理生活垃圾约644万吨,年上网电量约18.67亿千瓦时,其他固体废物填埋量约144.8万立方米。

  环保水务

  已建成投运污水处理项目17个、中水回用项目两个;在建及筹建污水处理项目两个、中水回用项目一个、地表水项目一个;总投资人民币35.87亿元。

  设计规模:年处理污水量6.57亿立方米;年供应中水2233万立方米;年供应地表水3650万立方米。

  新能源

  已建成投运沼气发电项目六个、光伏发电项目八个、生物质发电项目一个、污水源热泵项目一个;在建污水源热泵项目一个、已签约生物质发电项目五个;18个独立项目总投资人民币28.55亿元。

  设计规模:年处理农业废弃物164.3万吨、年发电量11.67亿千瓦时,其中,填埋场沼气发电:年发电量2700万千瓦时;渗滤液沼气发电:年发电量525万千瓦时;污泥沼气发电:年发电量730万千瓦时;生物质能发电:年发电量10.92亿千瓦时及热量39万吨;光伏发电:年发电量3551万千瓦时。

  光大国际垃圾发电项目获亚行贷款支持

  2009年9月3日,亚洲开发银行向光大国际新的垃圾发电项目提供总额达两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支持垃圾发电项目建设。这笔贷款已用于江阴二期、济南、镇江、苏州三期等四个垃圾发电项目的建设,2012年年底,以上项目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日处理规模达4900吨。

  2012年11月26日,亚行与光大国际签署贷款协议,亚行再次为光大国际提供两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中国的农业和城市垃圾发电项目,以减少农业和城市废弃物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该项目计划到2016年,日垃圾处理量达到7300吨,年发电量达到12.4亿千瓦时左右。预计到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减少约63.8万吨。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