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震后十日:全球金融市场复位

国际金融报
2011-03-21
阅读次数:1633
阅读字体 【

  日本地震十日后,一切似乎都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股市、大宗商品、全球金融,在日本地震中打了个滚,然后各走各路,趋势不变。但全球真的能若无其事吗?核电已成“惊弓之鸟”、农产品“草木皆兵”、日元宽松“大行其道”……也许十日太短,不足以取样观察。关东大地震、神户大地震后,日本改变了自己。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3·11”大地震也许改变的是整个世界。

  ■大宗商品:价格回调至震前

  地震利空仅影响数周 大宗商品涨势不变

    “3·11”地震搅乱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震后商品市场出现恐慌性抛盘,农产品期货纷纷跌停,常年由日本市场掌握定价权的天胶期货一举成为下跌幅度最大的商品。此后一周,大宗商品走得更是跌宕起伏,在前半周的大幅下挫后又急速反弹,目前多数商品已经回归至地震前的价格水平。

  橡胶领跌

  日本地震发生后,国际商品市场反应强烈,以日本市场为定价中心的橡胶期货成为此次商品下跌中的领头羊。在地震的影响下,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的橡胶期货主力合约3月11日午盘跌幅一度接近7%,最终报收于每公斤384.1日元,下跌4.31%。

  除橡胶期货外,其他大宗商品期货同样受到波及。由于地震和海啸严重损坏或摧毁了日本的港口、饲料厂和肉类加工厂,市场担心日本对美国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可能会下滑,农产品遭遇抛售,3月1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玉米期货大幅收低。CBOT5月玉米期货跌幅达2.7%。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3月14日开始日本地震对商品市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市场对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露担忧不断上升,大宗商品下跌不止。

  由于日本丰田汽车从3月14日起实施停产,受此影响,当日TOCOM的橡胶期货继续收低4.3%,且全天多数时间交易停止,投资者大量退出市场。3月14日,洲际交易所(ICE)棉花期货在收盘触及跌停,ICE原糖期货则触及三个半月低点。

  3月15日,大宗商品市场迎来最糟糕一天,TOCOM橡胶期货盘终收跌8.1%,日内一度下跌13%。当日,ICE棉花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跌停,ICE原糖期货大跌近8%,CBOT大豆和玉米期货跌停,小麦期货跌至七个半月低位。

  转机来临

  由于日本央行连续三天的紧急注资,3月16日大宗商品市场终于迎来了转机。当日,TOCOM橡胶期货全线反弹,盘终收高4.5%。

  除注资消息提振外,橡胶市场人气回暖还受到生产国将提供价格支持的消息以及日本汽车业运转恢复提振。据报道,丰田汽车公司宣布从3月17日起恢复位于日本中部的七座汽车零部件工厂生产。轮胎巨头普利司通亦表示将恢复其三家日本工厂的生产活动。此外,产胶国泰国暂时停止出口橡胶并要求供应商控制橡胶价格在120泰铢以上,并将召集主要橡胶生产商开会,限制短期出口。至3月18日,TOCOM基准8月橡胶合约回升至每公斤408.6日元,基本回到日本地震及海啸袭击之前水平。

  在橡胶期货的带领下,其他大宗商品也摆脱了忧虑情绪,展开了反弹之旅。3月17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收报每吨9565美元,为去年11月4日以来最高单日涨幅。CBOT玉米、ICE棉花、糙米期货触及涨停,CBOT大豆和ICE糖涨幅也皆在3%以上。截至3月18日收盘,多数商品收复震后“失地”。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方俊峰认为,日本大地震所产生的利空因素仅是短期影响,无法改变大宗商品中长线上涨的趋势。 (本报记者 张竞怡)

  ■石油:石油神经被触动

  核能发展停滞 原油需求大增

  日本震后重建、核泄露、利比亚局势等一系列地区性不稳定事件再次触动了国际原油价格的“神经”,上周,国际油价一直徘徊在100美元/桶左右,分析人士预计,如果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攀升。

  上周五最后一个交易日,由于利比亚宣布停火,中东动荡局势有所缓解,国际油价18日小幅下挫。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当天交易结束后到期的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5美分,收于每桶101.07美元。伦敦市场5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97美分,收于每桶113.93美元。

  不过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法国战机向利比亚地面军事目标开火,这一事件加剧了投资者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担忧。

  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欧智华(Stuart Gulliver)昨天在2011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表示,由于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对油价变动很敏感,如果中东政局确定性继续加大,那么将使中国的通胀雪上加霜。

  “3·11”地震后,日本6家炼油厂(产能约为140万桶/天)关闭。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日本炼油能力大幅下降将使原油价格短期承压。但伴随救灾的进行,日本有几家炼油厂陆续恢复生产、增加对原油的需求,有日本政府官员表示,根据以往地震事件推断,地震发生的当月一般会使得油品进口量大幅缩减,但随着灾后重建活动及炼厂活动的逐渐启动,油品需求将出现升温,进口量会大幅攀升。

  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CEO)Khalid al-Falih昨天预测,为完成灾后重建,日本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增加,但这不会对全球产生很大影响。

  作为另外一个触动国际油价的“重磅炸弹”,昨天,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开始对利比亚重点军事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利比亚局势动荡势必会引起本周原油价格上涨,这一影响已经超过了日本地震及其后续效应的影响。

  有媒体报道称,利比亚160万桶的日产量中,已有2/3受到局势动荡影响而被迫关闭。

  有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鉴于目前日本核电站因地震遭受重创,今后灾后重建以及经济发展都将大量依靠原油等传统能源,从而推高原油需求预期。此外,利比亚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也将使国际油价“雪上加霜”。

  “从长期来看,国际油价应该会保持在每桶86美元左右,但不能排除局部不稳定因素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该人士对记者表示,国际油价已经具备金融属性,国际上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投机者放大。
 
  ■股市:全球反弹被延缓

  灾情大于预期 修复不容乐观

    在看似一晃而过的十日中,全球股市却发生了数起惊天动地的变化。在经过一次次创纪录的下跌和一次次值得玩味的反弹后,全球股市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

  多国股市齐祭

  上周,日本日经股指已经累计下跌了10.22%,东证指数下跌了9.3%。其中,地震后第一个交易日,3月14日,日经225指数跳空低开,收盘下跌6.18%。然而,日经指数所创下的近期大跌纪录只保持了一天,3月15日,由于对日本地震的恐慌升级至对日本核泄漏恐惧,日经225指数重挫10.55%,盘中最大跌幅高达14.55%。恐慌情绪迅速蔓延,使得原本表现“冷漠”的欧美资本市场也惊慌失措。

  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3月11日至3月19日,累计下跌了1.53%;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2.65%;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下跌1.91%。恒生指数上周五收报22300.23点,全周累计下跌949.55点,跌幅4.08%,创下逾10个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而亚太市场中,相对比较封闭的中国A股,在过去的一周中,上证综指累计下跌了0.92%;深证成指全周下跌0.98%。

  全球股市在过去的10天中,几乎呈现集体下跌态势,根本原因便是这场百年罕见的大灾难。

  侥幸心理作祟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投资者刚开始并没有对日本大地震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得悲观,甚至还有些侥幸心理,认为地震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会那么严重。“地震的影响会很快过去”,“日本灾后重建会带来很多的机会”、“地震甚至还可能拉动周边国家的出口”,“对于医药等行业这或许是一个机会”……类似这样的言论在地震发生之后层出不穷。然而,地震发生之后接二连三的核泄漏危机,令全球投资者的侥幸心理彻底崩塌,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场灾难究竟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

  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时,日本股市已经收市;A股离收市还有一个多小时,上证指数下午冲高回落,最后一个小时下跌了1%。地震发生后,市场并没有充分预计到此次地震和次生灾害的破坏性,3月11日全球股市相对平静,当天表现较差的是香港恒生指数、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跌幅均小于2%,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甚至还上涨了0.50%。

  “核泄漏事件的确出人意料,这使得原本抱有侥幸心理的投资者转而悲观,这对市场反弹非常不利。”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指出,“本次日本地震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这使得全球股市的震荡加剧,机会很可能在下一个时间段中变成了风险,因此更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场观望。”

  修复之路漫长

  可以肯定的是,全球股市的反弹脚步已经因为日本地震影响而放缓了脚步,那么全球股市需要用多久来修复地震利空的冲击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不容乐观。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国海证券分析师指出,“日本地震使得全球产业链暂时缺失一环,以前日本进口的工业原材料有价格下跌的压力,这在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已经反映出来,而日本进口的必需消费品和出口的产品有涨价的动力,总体上呈现下游产品涨价,上游产品价格下跌,这对全球消费品价格存在短期不利影响。”该分析师指出,考虑到日本震后的灾后重建新需求、以及地震之前就为全球所关注的中东北非乱局,配合美国逐步复苏的经济,全球物价上涨可能是必然趋势,全球货币政策正在由数量宽松逐渐退出。

  上述券商人士则向记者指出,“包括中国A股在内的全球多数主要市场,都是既有内部问题又有外部压力,短期内这些矛盾难以消除,市场的多空分歧也是越发加大,因此短期并不看好市场的反弹。” (本报记者 赵怡雯)

  ■金融:日元大玩“过山车”

  上下振幅近10% 中短期或走弱

    一夕之间上涨6.4%,一夕之间又下降3.2%,日本“3·11”地震后的日元走势着实大起大落了一把。在七国集团的“保驾护航”下,日元兑美元汇率重回81.00上方后,又是否能固守80.00上方,抑或好景难长?

  “显然,日本汇市动荡在所难免,这也是日本除救灾之外不得不直面的另一场战役,最终结局难料。”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在近期七国集团达成共识的努力下,日元兑美元汇率很有可能在80.00上方盘整,甚至有可能上探至85.00。”

  大起后大落

  从日本震后,日本央行就开始接连宣布向市场注资,并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然而,在这一系列的量化宽松的操作下,日元不跌反涨,且逆势上扬的态势令日本政府及全球市场“胆战心惊”。3月17日亚洲汇市早盘日元兑美元一度急升至76.51日元,突破1995年4月创下的79.75的历史高点,达到二战以来最高水平。

  “震后日元的不断走高,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受到海外资金回流日本,受到市场对日元需求增加的影响。此外,每年3月底4月初是日本的会计年度结算期,许多日本跨国企业往往在此时将资金汇回国内,这与地震后资金回流形成叠加效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不过,日元的大幅上扬更多可能源于投资者出现恐慌性的避险买盘,以及日元套息交易可能出现的平仓操作。”

  在日元一日间升值达6.4%的刺激下,日本政府紧急宣布将就日本的金融局势与七国集团进行电话会议。次日,日本与七国集团联合干预汇市。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表示,此次干预市场动用的资金规模将于两个月后公布。不过交易商预计涉及资金规模应该超过2万亿日元。此后,英国财政部和法国央行先后承认干预了日元,德国央行证实在干预市场,欧洲央行则拒绝置评。

  七国集团的联合干预对日元降温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3月18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从盘初的78.89反弹至81.92,最终报收在81.40。

  短期再走弱

  “在七国集团联手干预汇市之后,至少在心理层面上一定程度地平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尤其,当前并不排除在必要时七国集团再次联手的可能性,因此在短期内,市场上的投机资本较难再出现‘羊群效应’。这势必将大大降低日元再度走高的可能性,不排除日元兑美元汇率在近期内升至85.00或86.00。”孙立坚指出。

  不过,孙立坚同时表示,日元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日本核污染的发展程度。“如果,日本的核危机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负面消息,且事态发展超出预期的话,不排除日元将再度大幅走升的可能。另外,日本的资本回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且保险公司一旦进入赔付进程,对日元需求的增加也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日元。”

  但当前市场普遍认为,日元中短期内走弱的可能性更高。而日本央行坚定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也为日元的走软做着铺垫。截至目前,日本央行宣布的注资额度已经高达51.8万亿日元,相当于6400亿美元,这一规模显然已经超过美联储于去年宣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日本央行更是在上周五坚定表示,将会推行强有力的宽松货币政策,并继续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以保持市场稳定。

  瑞穗高级经济分析师山本康夫表示,并不排除日本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如果日本政府推出救灾的补充预算案,央行很可能买入更多政府债券,并继续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虽然根据法律,日本央行不能直接购入政府债券,但是野田佳彦已经明确表示,关于此次日本央行是否被允许直接购买日本政府债券,会进行小心的讨论。孙立坚继而指出:“尽管进一步放缓货币政策势必将产生未来令人头痛的后遗症,但是显然为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是日本央行当前的头等大事。”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