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产业经济提速前行 城乡联动和谐发展

山西经济日报
2013-03-15
阅读次数:954
阅读字体 【

  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全年经济发展大盘

  春来塞外潮涌,发展蓝图绘就。2013年,是全面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古都大同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型发展攻坚期。要如何正视差距,争先进位,负重赶超?又如何在转型跨越的道路上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日前,大同市召开了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重点项目推进会,敲定该市的全年经济发展大盘,并确定了发展路径。

  产业经济大提速

  对于大同市的经济发展方向,代市长李俊明将其概括为“国有企业顶天立地,民营经济铺天盖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充满活力”。

  为此,该市将重点推进大园区、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加快装备制造、新医药、新材料、新化工等八大园区建设步伐,积极推动国药生物疫苗、山西晋投黄酒、低质煤高效综合利用循环工业园、新型纺织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力争华润20万吨啤酒、同煤60万吨甲醇、陕汽专用车一期、振东一期、普德二期、国药威奇达(含维敏)、玄武岩一期等项目投产达效;同煤10万吨活性炭、振东二期、普德三期、同达(含亚宝、威奇达光明)、惠瑞、星宇星火等项目建成投产;保利协鑫2.5万吨多晶硅和310兆瓦电站、同煤60万吨烯烃、阳高TDI和ADI化工、灵丘300万吨建材钢、北京国润天能300兆瓦风电供热等项目开工建设。

  另外,实施“百企强县”战略,对各县重点培育扶持的100家左右有优势、有规模、有特色的企业,优先保障生产要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快速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县域经济三年翻番目标。

  农业经济方面,大力实施百园立农工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七大类100个园区,即南郊西韩岭、天镇南河堡、阳高龙泉等20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大同县西坪镇黄花、阳高东小村镇鲜食杏、广灵南村镇食用菌等10个特色种植园区;阳高、天镇等县的10个粮食高产园区;大同县金森农牧、新荣森康、灵丘荣昌等20个标准化养殖园区;雨润、华晟、京奥、东方物华等2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康园果蔬等10个亿元农产品物流园区;浑源春润、南郊杨家窑、阳高北农阳光等10个农业观光园区,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条龙的产业链。

  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三产繁荣。加快建设万昌国际物流园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冷链物流园区、晋北大农机物流港和大同市保税物流园区。打造特色餐饮品牌,建设迎宾街、北都街两条特色餐饮街。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商业名企,繁荣商贸市场。

  城乡联动共发展

  经济唱戏,城建搭台。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进一步激活塞外古城的昂然生机,无疑是为大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空间,增强了动力。

  今年,该市将持续加大古城修复保护工程进度,完成西城墙修复,实现古城全面合围,推进代王府、四牌楼、魁星楼、东南部民居(含鼓楼东街)等修复工程和云冈石窟五华洞窟檐保护及岩体加固工程。同时,以国际太阳能大赛为契机,加快御东新区建设,建成24条城市道路,建成太阳宫、比赛馆和必要设施,基本建成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体育中心。

  “一轴双城”成型在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便成为大同市城建的新重点。

  为此,该市大力度推进“大县城”战略,做大做强县城,以“城中村”改造为切入点,搞好县城旧区综合整治,加快建设路、水、气、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办好中学、医院、“三馆一场”等公共事业,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桥头堡,实现就地低成本城镇化。

  城乡健康发展,要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更要在建设过程中把保障性住房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办好。今年大同扎实开展住房保障管理年活动,严格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和廉政风险防控“6 1”制度,新开工建设1.9万套、143.7万平方米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另外,还将完成1.2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任务。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大同市也不忘加快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城管建设,建立“及时发现、迅速上报、有效处置、督促反馈”的长效机制,实现城镇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五保富民”创和谐

  “保重点、保增长、保民生、保续建、保安全”——年初大同市提出的“五保”政策,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城乡统筹,更是为了保障民生,创设和谐。

  今年,该市要实施百校兴教工程,重点完成大同一中初中部、大同五中、大同九中、大同十二中、大同十七中、大同师范改造和市技工学校续建工程,推进北岳中学扩建工程,新建大同铁一中、大同十中、市特教学校、同煤一中初中部、大同艺校和体育运动学校。下属各县区重点办好县办高中和加快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建设,每个乡镇都要在年内建成1所以上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医卫为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实现新农合、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增收为本。市内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县区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集中打造畜牧、蔬菜、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拓宽城市就业渠道,完成新增就业岗位目标,扶持创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建设市级综合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创业人员找到致富项目。

  环保为重。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为契机,强化污染减排综合性措施,进一步加大御河、甘河、十里河、口泉河等流域生态整治,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抓好全市58户省定重点节能企业特别是14户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监测监控。

  安全为基。坚持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坚决打击私挖滥采、非法生产、违法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城乡社会防控网、街面巡逻防控网、重点场所防控网、虚拟社会防控网、技术视频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等六张网建设,逐步实现天眼工程城区全覆盖,对重点要害部位、治安复杂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实现全天候和全方位管理。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