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华讯活性炭网综合
2023-03-15
阅读次数:233
阅读字体 【

  1、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

  3月14日从教育部获悉,为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据了解,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将以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造就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各地推荐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数原则上不超过本省份本科院校总数的15%,每所高校推荐建设学院数原则上不超过1家。

  2、农发行今年累放粮棉油贷款超千亿元支持春耕备耕

  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了解到,截至2月末,全行今年累计投放各类粮棉油贷款1075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

  农发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农发行聚焦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围绕粮棉收购、春耕备耕和产业发展,持续深化信贷支持,创新推广供应链金融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用金融春雨润泽田间地头。

  ——全力支持粮食跨年收购,保障农户备耕资金需求。农发行将支持跨年粮食收购作为服务春耕备耕生产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政策性收储资金供应和市场化收购,助力农民及时将手中粮食变现,为春耕备耕打下坚实基础。2022年10月初至2023年2月末,全行累计发放各类粮油收购贷款1825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油2491亿斤,支持粮食收购市场份额达50%以上。

  ——全力支持化肥储备,保障市场供应充足。为支持承储企业抓住有利窗口时期收储,实行优惠利率政策,制定配套信贷服务方案。2022年9月初至2023年2月末,累计发放储备化肥贷款102亿元,确保春耕用肥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到位,完成国家化肥储备任务。

  ——全力支持粮食供应链金融发展,拓宽粮食市场新销路。大力推广运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粮食供应链金融+信用保证基金”融合模式,支持粮食产销对接等全产业链发展。2022年4月初至2023年2月末,累计向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发放贷款850亿元,支持供需企业达成粮食交易2552万吨。

  3、 多措并举恢复和扩大消费

  挖掘不同领域消费潜力,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让广大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

  北京前门大街,老字号美食、国潮好物集合亮相;天津南开古文化街码头,海河夜景、游船戏楼有机融合;河北正定古城,直播带货、非遗互动创新消费场景……暖春3月,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在北京、天津、河北联动开启,三地基于资源禀赋与优势,创新推出颇具烟火气的消费活动,激起消费市场一池春潮。

  今年以来,商场超市、影院剧场、旅游景点人气显著回升,尽管离“五一”假期还有一段时间,但酒店民宿、机票预订也已提前升温,消费回暖趋势明显。

  在国民经济循环中,消费是最终需求,是连接生产、流通、分配的关键环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之一,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充分展现了中央对消费基础性作用的高度重视,而“恢复”和“扩大”两个词则为全年促消费工作指明了方向。

  立足当下,关键是要恢复消费信心,增强市场活力。不少地方排出时间表,按季节举办迎春消费季、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节、国际消费季等主题活动。此前,商务部表示将今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调动各地、行业协会、企业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营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的浓厚消费氛围。

  4、 从四个维度领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庄严宣示

  13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主题做出庄严宣示。

  讲话坚守人民立场、坚定历史自信、彰显使命担当,这些都是实现强国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讲话还鲜明提出五个“要”和一个“必须”,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坚守人民立场——

  “人民”再次成为关键词。讲话开宗明义:“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

  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一以贯之、始终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人民”二字是绝对的高频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深入人心的肺腑之言,彰显总书记深厚真挚的人民情怀。

  面向新征程使命任务,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进一步指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与人民之间的紧密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 “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席话,深刻揭示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终目的也是一切为了人民。

   坚定历史自信——

  讲话回望五千多年文明史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在建党百年庆典、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党的二十大等一系列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新时代十年等具有标识性意义的历史时间。

  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发展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根植于这些历史时间,积淀出深厚历史渊源、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熔铸了这个政党、国家、民族最有理由自信的强大底气。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的维度指引现实和未来,就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不管前路有多少风险挑战、惊涛骇浪,都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彰显使命担当——

  “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恪尽职守,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坦荡自信的宣示、重若千钧的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绝不辜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迎战大战大考到勇于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心怀家国、夙夜在公。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大在于梦想之伟大,重在于工作之繁重、在于人民之重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接力跑”,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习近平总书记信念不渝、话语铿锵,彰显大党大国领袖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毅然担当。

  指引前进方向——

  讲话中,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要”和一个“必须”的重要遵循。

  “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展是硬道理。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必须紧紧依靠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谋高质量发展,谋的是发展质量和效益,谋科技自立自强,谋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谋生态的改善、谋全体人民共享。

  人民至上是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关注点在人民、落脚点在人民,才能书写好新征程上人民满意的答卷。

  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任何一方面有明显短板,都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台湾的前途命运系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系于强国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港澳台同胞一个也不能少。顺应历史大势,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行,就一定能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会极大地改变中国,还会深刻地影响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桥梁和纽带,把民族复兴与全人类前途命运紧密联结起来。走好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将改变“国强必霸”的逻辑,真正造福中国、利好世界。

  最后,一个“必须”即推进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行稳致远,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才有了坚强保证。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