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内财经早间看点

华讯活性炭网综合
2023-06-30
阅读次数:333
阅读字体 【

  1、 《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将于8月1日起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规定》,将于2023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是记者29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的。这一规定结合近年来反垄断监管执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2015年制定的原规定的基础上,重点从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

  一是扩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内涵。将利用行使知识产权的方式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三类垄断行为均纳入调整范围。

  二是健全利用行使知识产权的方式实施垄断行为的认定规则。根据2022年修订的反垄断法,结合知识产权的特点和监管实际,对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和推定、有关垄断行为的认定、经营者集中审查的考量因素及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具体类型等予以完善细化,增强规则的指引性、可操作性。

  三是加强对知识产权领域典型、特殊垄断行为的规制。如完善专利联营有关规定,禁止专利联营实体和专利联营的成员利用专利联营从事垄断行为;加强对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关垄断行为的规制,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标准必要专利实施“专利挟持”。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统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等工作,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5502亿元,比上年增加1698亿元,增长1%。

  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快于全部文化产业5.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30.3%,占比首次突破3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实现利润平稳增长,部分效益指标有所好转。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2707亿元,比上年增加341亿元,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370亿元,比上年增长2.8%;规模以下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部分效益指标比上年有所好转,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逐步显现,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2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文化企业R&D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4%,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文化企业R&D人员46万人,比上年增长11.4%;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3、 我国部署系列举措促进家居消费

  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就促进家居消费部署相关举措。

  会议指出,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提振,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恢复。要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家居消费的政策要与老旧小区改造、住宅适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等政策衔接配合、协同发力,形成促消费的合力。

  “家居消费关系居民生活品质。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家居消费的重点之一是提质升级,既包括居住设施的提质,也包括居住环境的改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表示,促进家居消费政策与老旧小区改造、住宅适老化改造、便民生活圈建设等政策协同配合,既有利于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也有利于满足居民居住品质提升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绿色化、智慧化、定制化等逐渐成为家居消费新趋势。此次会议提出,要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鼓励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家居商品,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助力生活品质改善。

  “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质量标准等促进高品质家居产品供给,另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创新力度,利用大数据等精准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提高定制化服务质量,有效满足家居消费提质升级需要。”王蕴说。

  4、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29日介绍,目前科技手段已应用于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努力转向“技防优先”。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赵群英介绍,以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为例,科技赋能生态环境执法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问题线索识别技术方法,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网络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问题企业;建立了信息化支撑平台,开发40多个问题线索识别模型,关联匹配49类数据,初步形成大气执法监管信息化、智慧化体系;引领带动地方借鉴相关模式做法,创新监管方式。

  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执法要达到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需要有科技的支撑。“将科技手段应用到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各个环节,精准发现问题,同时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不断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统筹全国执法骨干1900人,开展了8个轮次的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督帮扶。1至5月份指导各地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企业22.6万家次。坚持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指导各地不断落实生态环境执法的正面清单制度,有4.4万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连续四年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不断深化“两法衔接”,切实形成执法合力。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