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环境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22-04-01
阅读次数:447
阅读字体 【

    三峰环境(601827)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过去的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同时,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的推进、固废无害化处置“全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环保产业链的逐步完善,环保行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而“双碳”目标的确立及碳排放权交易等配套政策的逐步推进又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绿色低碳”已经成为环保和固废领域的必然选择和主要发展方向。

  在政策、行业不断发展创新的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和社会需要,高质量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速焚烧建设取代填埋,同时推动旗下垃圾焚烧项目持续减排增效。2021年公司新投产垃圾焚烧项目10个,运营效益持续提高,数个投产项目进入可再生能源补贴清单,企业整体业绩增长明显。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7,381.64万元,同比增长19.16%,实现归母净利润123,834.83万元,同比增长71.7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达2,146,538.95万元,归母净资产880,867.02万元。

  (一)多个项目按计划投产,产能显著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的赤峰项目(一期)、六安项目(二期)、浦江项目、大理项目(二期)、营山项目、阿克苏项目(一期)、鞍山项目、永川项目(一期)、诸暨项目、洛碛(御临)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新增处理能力10450吨/日。报告期内公司各控股项目合计完成垃圾处理量1074.39万吨,同比增长26.30%;实现发电量41.95亿度,同比增长29.56%,上网电量36.8亿度,同比增长29.1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投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34个(含参股项目),设计处理规模合计41550吨/日。

  (二)市场开发工作稳步推进,新业务拓展取得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中标荣昌项目、奉节项目、绥中项目3个垃圾焚烧发电BOT/PPP项目,新增处理能力1700吨/日,还取得了重庆涪陵区珍溪镇及大渡口区部分道路清扫保洁服务项目,梅州和库尔勒餐厨项目,以及合川医废处置项目。同期,子公司三峰卡万塔公司共签署焚烧炉及成套设备供货合同20个,涉及焚烧线产品33条,其中于2021年3月签约的北京安定循环经济园区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6×850t/d焚烧炉及辅助设备项目是服务首都的单台处理规模最大、总处理规模最大、首次采用国产焚烧炉替代进口的超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具有标杆性意义。另外,公司在境外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泰国呵叻府垃圾焚烧炉(2×350吨/日)等设备供货项目。

  (三)在建及筹建项目顺利推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建及筹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17个(含参股项目),设计处理规模合计14500吨/日,其中,綦江项目、秀山项目、西昌项目(二期)、武隆项目、合川项目以及安阳、抚顺项目均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其余项目正在推进各项建设或前期准备工作。

  (四)科技创新全面发力

  公司不断健全创新激励体系,完善研发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相关制度,科研项目试点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经费包干制”,引导科技成果从重“量”向重“质”转变。依托“两中心一室一站”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围绕行业痛点、难点及瓶颈问题进行科研项目攻关。报告期内,公司采用超低烟气排放技术工艺的洛碛(御临)项目已正式投运,垃圾焚烧发电厂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实现新突破,垃圾渗滤液浓液处理新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多途径开展了飞灰资源化利用研究。全年公司研发总投入总计为15853.72万元,其中含费用化研发投入7617.86万元,全年公司新取得专利授权53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有效专利授权137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

  (五)各项经营工作成绩显著

  伴随公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业绩的增长,公司不断规范公司治理,推动内部管理精细化,着力防控各项风险,提升公司经营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名单。公司充分运用各项管理信息技术加强内部管控,报告期内各子公司运营管理规范,各项目环保达标、成本管控和设备维护等工作进展良好。在财务管理方面,公司针对自身投资资金需求大、周期长的特点合理编制资金计划和预算,综合运用各类融资工具降低财务成本,报告期内经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发行绿色中期票据人民币10亿元,发行利率3.01%。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1年度,全球经济和社会环境在疫情和政治因素影响下颠簸反复。在百年未有之变局时代,热点问题和不确定因素不断浮现,为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蒙上了阴影。而在我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内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年内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显示,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2020年产值达7.5万亿元左右,绿色生活方式逐步推广,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绿色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年内,国内环保行业发展总体平稳,以垃圾焚烧为代表的固废处置行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以《纲要》发布为契机,《“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行业重要文件相继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温室气体排放管控政策也在年内正式施行,碳达峰行动方案正式出台。以“绿色低碳”为核心,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助推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固废行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在行业平稳发展的同时,业内企业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80万吨/日左右,预计较“十三五”末的58万吨/日增长约22万吨/日,增量较“十三五”期间减少,国内主要新增市场区域位于二三线城市及县城区域,市场竞争激烈,新项目获取、建设和运营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根据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发改能源〔2021〕1190号)文件规定,申报中央补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分为非竞争配置项目和竞争配置项目,其中2021年1月1日(含)以后当年新开工项目为竞争配置项目,2020年底前开工且在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未建成并网的项目也需参加竞争配置,竞争配置项目的申报电价须低于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新开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实施“竞价上网”,可再生能源补贴将逐渐退出。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和运营水平持续提升,环保排放标准不断完善,项目造价提高,生产和环保投入等项目运营成本也在持续增长。多重因素叠加对业内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包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EPC建造以及垃圾焚烧发电核心设备研发制造等。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相关技术研发、设备制造、运营管理、工程管理、污染防治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以BOT、PPP等模式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1个,设计垃圾处理能力56050吨/日(含参股项目),公司的技术及装备已应用于国内外225个垃圾焚烧项目、375条焚烧线,整体业绩位居行业前列。近年来,公司在持续发展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基础上,依托自身技术、运营等优势,纵向向垃圾焚烧发电上下游产业(如垃圾清运)、横向向其他可协同处置固废(如工业固废、污泥)等领域拓展,致力于成为中国和新兴国家市场一流的城市固废处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全球领先的固废行业知名公众公司。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EPC建造以及核心设备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强。

  (一)公司市场知名度较高,具有品牌优势

  公司专注于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沉淀,公司品牌已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应用于国内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印度、泰国、埃塞俄比亚等8个国家。2021年度,公司连续五年获评“中国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再次荣登“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榜单(第211位),子公司三峰卡万塔获评“2021重庆市制造业百强企业”。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约5936万吨、提供绿色电力超过205亿千瓦时。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依托“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各地开放性环保设施持续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升社会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二)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和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强创新投入和研发能力建设。通过持续科研攻关,已建立起涵盖垃圾焚烧发电核心设备制造、项目设计建造、项目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体系,形成了“低热值、高水分”和“高热值、低水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计算模型,建立了烟气处理半干法、干法、湿法等多种工艺计算平台。根据目前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生产运营特点和政策趋势,公司有针对性、多路径开展有关烟气净化、飞灰资源化及渗滤液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攻关,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技术成果并投入试点。公司依托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保护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发改委“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持续性地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公司主编了《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大型垃圾焚烧炉炉排技术条件》《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维护与安全技术标准(修订)》等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参编了《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监管标准》《生活垃圾焚烧厂检修规程》等1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三)公司具备成熟的核心设备制造能力

  焚烧炉是垃圾焚烧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是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稳定、环保运行的基础。公司自引进德国马丁SITY2000垃圾焚烧全套技术以来,根据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城市生活垃圾水分高、热值低等特点进行不断改进,率先实现垃圾焚烧核心设备国产化。三峰环境主编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国家标准于2009年颁布实施,推动并规范了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目前公司正在推进该项标准的修订工作。公司生产的逆推型机械炉排炉采用倾斜逆推式炉排,炉排片及进风方式经过优化设计,具有垃圾扰动充分、燃烧效果好、炉渣热灼减率低、运行可靠稳定等特点。

  (四)公司具有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具备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发、投资、建造、设备制造和运营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产业协同优势明显。公司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链的各业务环节之间相互协同,有利于有效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提升运营效率,加强设备运营维护,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为公司的盈利能力提供有效保障。

  (五)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管理经验

  公司是中国最早进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企业之一,通过长期稳定运行,公司积累了大量关键数据和运营管理经验,已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系统化技术标准和运作模式,形成了运营体系化、管理标准化、团队专业化、资源集约化的运营管理能力,公司旗下相关项目运营稳定,污染物排放控制良好,生产效率位居行业前列。2021年,公司子公司重庆百果园公司获评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十佳环保设施面向公众开放单位、E20“双百跨越”垃圾焚烧发电精细化标杆电厂、“北极星杯”垃圾焚烧运行管理标杆电厂和创新发展电厂;南宁三峰公司获评E20“双百跨越”垃圾焚烧发电社会化标杆电厂和“北极星杯”垃圾焚烧公众开放优秀电厂,重庆丰盛公司获评“北极星杯”垃圾焚烧公众开放优秀电厂。

  (六)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核心管理团队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深耕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多年,自公司成立以来与公司保持共同成长,对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核心设备制造、项目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等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从业经历、较强的管理能力,团队成员勤勉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同时,公司不断吸收行业技术、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形成了稳定的综合化管理队伍,为公司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良好,共实现营业收入587,381.64万元,同比增长19.16%,实现归母净利润123,834.83万元,同比增长71.7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达2,146,538.95万元,归母净资产880,867.02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减污降碳、绿色转型、协同发展推动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固废处置行业发展也进入了积累突破势能的关键阶段。“无废城市”建设的推进,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全覆盖”的不断落实,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等,都为固废产业链上下游的重构和完善提供了持续充实的政策机遇和市场空间,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建筑垃圾、餐厨(厨余)垃圾、污泥、医疗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各类固废分类、收运、处理等全产业链正在不断多元化、细化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技术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情况下,高技术标准的垃圾焚烧等固废处置项目具有较好的减污降碳效用,“双碳”战略目标的确立和实施路径的不断明晰也可能为固废行业发展提供有效助力。而在海外市场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对垃圾焚烧等各类固废处置技术和装备的需求旺盛,技术装备输出也是业内企业发展的重点。

  从另一方面看,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短期内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财政支付能力、公用设施投资建设能力受到不利影响,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逐渐退出,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市场需求增量同比减少,市场区域向二三城市及县城区域下沉,央企、地方环保集团等各方不断介入固废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国内固废行业亟需在技术创新、绿色低碳、提质增效以及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内生式”高质量增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为了一个更洁净的世界”为使命,坚持“突出主业,稳中求进”的发展原则,以“坚韧、坚持,专业、专注”的三峰精神,深耕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持续加强主业及上下游领域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努力保持技术及运营两大核心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先进高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同时,全力开发国内及海外市场,持续扩大核心设备市场占有率。结合新的市场机遇,以垃圾焚烧领域为立足点,实施纵向、横向产业链延伸,纵向拓展垃圾分类、清扫转运等上游环卫业务和垃圾渗滤液、飞灰处置等下游业务。利用协同处置优势,横向实现生活垃圾、工业固废、餐厨(厨余)垃圾、污泥等垃圾的协同处置,打造环保产业园项目。另外,发挥公司运营优势,积极谨慎谋划上下游产业链并购重组,作为推动增长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拓宽固废处理业务领域,致力于成为中国和新兴国家市场一流的城市固废处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全球领先的固废行业知名公众公司。

  (三)经营计划

  在新的一年中,公司将继续立足主业,做好市场开发、科研创新、项目建设等各项重要工作。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引入新的优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核心装备以及优质的运营管理服务。高质量推进各在建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同时,公司将依托技术储备和规模优势,努力向产业链前端拓展垃圾分类及清扫转运项目,向产业链后端拓展垃圾渗滤液处理、飞灰处置等业务,充分发挥各项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公司紧跟世界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发展前沿,围绕“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减少排放”的减污降碳目标,继续深入推进大数据工厂、智慧焚烧等人工智能应用,重点开发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烟气超低排放等关键技术和工艺。

  上述计划不构成公司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业政策风险

  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发改能源〔2021〕1190号)文件规定:申报中央补贴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分为非竞争配置项目和竞争配置项目,其中2021年1月1日(含)以后当年新开工项目为竞争配置项目,2020年底前开工且在2021年底前全部机组未建成并网的项目也需参加竞争配置,竞争配置项目的申报电价须低于现行标杆上网电价。因此,公司新获取及新开工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均需作为竞争配置项目进行竞价上网,项目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存在不确定性,另外,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行时间超过政策规定的合理利用小时数后,或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也将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公司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一方面严格筛选项目,确保新增项目基本面满足盈利要求,符合产业政策规划。另一方面积极通过技术方案优化、加强运行管理等方式提高项目发电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及运营成本,并力求将电价政策调整因素纳入垃圾处置费调价机制,以应对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垃圾焚烧发电等固废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中头部企业凭借先发优势、规模优势以及较强的融投资能力,在行业内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环保、低碳、可再生能源领域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央企、地方环保集团等大举进入固废领域,使得行业形势更趋复杂。另外,随着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主要市场区域逐步下沉至二三线城市及县城区域,投资风险增大,市场竞争白热化。为此,公司坚持稳健发展的方针,在项目竞标中重点关注项目边界条件及当地政府履约能力。另外,公司注重发挥自身运营能力和装备技术优势,积极谨慎谋划上下游产业链并购重组,作为推动增长的重要方式。

  3.成本上升风险

  垃圾焚烧BOT/PPP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如主要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人工成本等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或受到预期之外的环境、地质、社会舆论等因素影响,将可能导致项目建设成本上升,从而引起相关运营成本提高,侵蚀项目盈利能力。

  在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过程中,如石灰、活性炭等生产材料及人工成本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将导致公司运营成本增加。此外,随着污染治理国家标准日趋严格,焚烧控制、烟气、渗滤液处置等方面的环保投入持续提升,公司面临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加的风险。

  针对成本上升问题,公司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强化造价管控,控制项目建设成本,同时,做好大宗原辅材料、主要零部件集中规模采购管理,加强生产技改,不断推动技术路线优化,在确保生产效率和环保达标的前提下努力控制生产物料消耗。

  4.环保风险

  为确保公司垃圾焚烧发电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公司积极履行环保职责,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完善环保设施,建立了由烟气处理系统、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等多个环保设施系统构成的环保执行体系,并制定了严格的环保制度和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但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环保的要求将更为严格,各级政府对环保工作的监管手段不断丰富,处罚方式更严,惩戒力度更大,如果公司未能严格满足环保法规要求乃至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则将面临受到行政处罚、核减可再生能源补贴等风险。对此,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和公众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以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根本遵循,以规范执行“排污许可”为抓手,一方面通过持续性的技术改造,在提高污染物治理效率的同时严控排放,确保环保排放持续达标。另一方面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推进烟气、飞灰、渗滤液等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控制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力争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染物处理和控制能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5、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公司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过程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员工在日常生产中出现操作不当、设备使用失误等意外,公司将面临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持续足额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资金保障。同时,持续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做好各层级安全风险防范、“日周月”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教育和“两单两卡”等工作,不断改进完善管理机制,持续消除安全隐患和风险点,确保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形成,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6、税收优惠风险

  公司报告期内受益于国家对环保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政策和免征环境保护税等优惠政策,如果未来国家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做出不利调整,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0号),自2022年3月1日起若公司因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到环保处罚或受到税收处罚,公司将面临自处罚决定作出的当月起6个月内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风险,若公司连续12个月内发生两次以上上述处罚,自第二次处罚决定作出的当月起36个月内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的风险。对此,公司严格落实守法合规责任机制,不断加强法律制度宣贯,以落实制度为抓手,从源头杜绝违法事件,努力确保公司守法合规经营。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