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砷超标风波再度拷问饮水安全

天府早报
2011-07-12
阅读次数:1618
阅读字体 【

   在网上输入“净水器”、“砷超标”、致癌等关键词,立刻会跳出646000多个相关结果。一直被各路商家“神化”、甚至号称“水污染防线”的净水器居然致癌物超标,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讽刺,也让整个行业深陷信任危机。

     一份检测报告牵出行业“致命伤”

     近日,卫生部门发布公告称,8家企业共11个型号的进口净水器产品在卫生安全抽样检查中存在砷超标、菌落总数超标以及有机物去除率不合格等问题

     本应是产品、技术领先的“洋品牌”,反而在质量抽查中集体沦陷,是企业把控不严?还是国家标准缺失?砷超标事件背后,隐藏了净水器行业怎样的乱象?

     致癌物砷超标祸起滤芯

     众所周知,无机砷是致癌物质,过量摄入会引发皮肤、心血管、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癌变,人们熟知的砒霜,即是砷化合物的一种。目前,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规定砷含量不得高于0.01mg/L,与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等的饮用水标准一致。而菌落总数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饮用水卫生质量的优劣。

     净水器为何出现“砷超标”?尽管部分品牌将此归咎于“运输和储存过程污染导致”,但业界却对此充满质疑。卫生部门检测技术人员指出,“净水器砷超标问题可能主要出在滤头和滤芯的材质上。”

    据了解,滤芯是净水器的核心部件,按滤芯组成结构一般可分为RO反渗透净水器和超滤膜净水器等。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净水器的滤芯所用材料虽然各不相同,但都采用了活性炭、PP棉这些基本滤料,另外添加了中空纤维超滤膜或者KDF(纯铜锌合金)复合而成。

     笔者采访的检测机构专家及相关业内人士均认为,在这些材料中,最有可能导致砷超标的是活性炭,因为活性炭的原材料或制作工艺过程中都可能受到污染,而含有微量的砷。另外,合金材料也可能是砷超标的根源所在(注:砷可用于制造硬质合金,如铜中含有微量砷时可以防止脱锌,KDF是纯铜锌合金)。


  砷超标致癌“黑芯”在行业普遍使用

     据了解,净水理念最早由美国提出,净水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优良的制作工艺也都在美国。此次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知名品牌被检出砷超标,令不少业内人士大感意外。

     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此次检测结果绝非偶然事件。作为净水器的核心部件,活性炭滤芯合格率一直偏低,早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唯独消费者一直被蒙在鼓里。此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专家胡俊明就曾指出,依据该所2006年至2009年对不同类型家用净水器的卫生学检测资料显示,各类型活性炭滤芯的不合格率较高,其原因包括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浊度、铝、砷指标浸泡实验不合格等。正是这些致癌“黑芯”的普遍使用,为净水器行业埋下了祸根。

     虽然此次检测没有涉及国内产品,但“洋品牌”的集体沦陷,让消费者对国内净水器市场更添忧虑。事实上,与国外大品牌相比,国内净水器行业更是饱受诟病、乱象频生。

     虚假繁荣难掩净水器行业“三宗罪”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净水器行业发展迅速,净水器产量以每年42%-50%的速度增长,产量已居全球首位。由于净水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加上产品毛利率高过传统家电产品,导致大量厂家涉足净水器行业。

     然而,伴随着行业高增长的步伐,关于净水器无标生产、虚假宣传、暴利驱动甚至涉嫌传销的种种诟病却不绝于耳。国内净水器产业的“癌变”之路,似乎早有征兆。

     一:无标生产导致大量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据中消协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国内已获和待获卫生许可批文的正规净水器生产企业有1200多家,还有2000多家无专业设计、未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小作坊。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净水器产品至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行业标准体系,对活性碳的质量、功能和安全性也没有明确的评价体系,导致国内净水器行业成为鱼龙混杂的“重灾区”。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净水行业委员会秘书长顾久传指出,净水器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是活性炭,包括椰壳炭、果壳炭还有廉价的煤质炭等,由于价格差异大,吸附能力强弱悬殊,其净化效果依次递减。

   而这些材质差异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因此,有某些小厂就出现用低价煤质活性炭替代椰壳活性炭,拿回收塑料替代食品级塑料用在涉水部件上。更有甚者,有些活性炭生产厂回炉处理报废的活性炭,再冒充新品卖出或掺进新活性炭中,以降低成本和售价。

     不仅如此,有些即使是获得了卫生部门“批件”的产品也很难保证在市场上销售的净水器是过关的。

     大量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催生了一个看似繁荣的国内净水器产业。

     二:虚假宣传只为牟取行业暴利

     在官方标准长期缺位的环境下,“玩概念”成为了净水器行业的又一乱象。记者注意到,许多净水器在广告中纷纷打出了“亲水膜”、“纳米膜”、“超滤膜”、“纯晶技术”、“远红外矿化”等高科技名词。而销售人员在介绍产品时,虽然使用的概念不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是强调能达到各种防病治病的功效:祛斑美容,延缓衰老,预防癌症,补充钙质,改善胃痛,有效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心脏病……而不同产品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价格差异,更是让人无所适从。

     对此,专家郑重提醒消费者,这些产品概念只是不良商家的自我炒作,消费者不要被商家所误导、盲目购买。

     其实,早在2005年7月11日,卫生部门就曾发布公告,揭露“一些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销售涉水产品时,擅自以‘离子水机’名义宣称其可制备离子水或碱性水,并大肆宣传具有各种保健功能,有的甚至擅自标识有卫生部门许可批件,欺骗、坑害消费者”并重申“涉水产品不得宣称任何保健功能”。然而,6年下来,净水器行业的虚假概念炒作并没有得到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不法商家们敢于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于不顾,正是源于净水器产品的暴利驱动。

     “很多国内企业生产的净水器需要四级过滤才能达到美国一级过滤的水平,同样卖1500元钱的净水器,有些企业能赚一千二三。”据某家电代理商透露,净水器行业利润空间在40%至60%之间,而他代理的平板电视利润不足3%,洗衣机等“白电”的销售利润率也仅有4.2%。这也是国内众多知名家电企业纷纷涉足净水器产业的真正原因。

     三:传销魔爪伸向中老年消费者

     除了概念营销外,许多净水器公司还暗自操纵着另一种神秘的销售方式。
 

  近日,成都的王先生向笔者反映,不久前,他偶然接触了一个卖净水器的商家。此后,这位自称姓金的商家就频频给他打电话,劝他加入净水器销售行业。6月11日,金某还以安排王先生去旅游的名义,把他带到了一个休闲度假山庄。到那一看,王先生才发现原来是某品牌净水器的推广招商会。

     据王先生介绍,一到现场,他就感觉到情形不太对头,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起来,就连上厕所、打电话,旁边都会有人跟着。在会上,王先生了解到,价值两三千元的净水器,实际成本不过几百元,其利润都被各级上线按比例抽取。一个人发展的下级经销商越多,他的抽成比例就越高。同时他还发现,虽然会上有100多人,但实际上有50多人都是净水器商家事先安排好的人,他们在里面显得异常活跃,带着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一次次喊口号,故意制造热烈气氛。

     最后,作为新成员,王先生被要求缴纳25000元购买10台净水器,回去销售并发展下线,见势不妙的王先生以“回去跟家人商量”为由拒绝了。而带他来的金某又纠缠了好久,看他实在不愿意马上出钱,这才作罢。“这纯粹就是传销。”连夜赶回成都的王先生又惊又怕地说。

     其实,王先生的遭遇在净水器行业屡见不鲜。近年来,不少净水器商家通过开培训会、科普宣传会、提供免费检测或上门服务等方式,向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推销产品,许多甚至已经发展成了“传销毒瘤”:2009年8月6日,山东省临沂市工商局查处了“生命之源”净水器涉嫌传销行为,6名主要负责人被兰山公安局依法拘留;2010年10月16日,江苏省丹阳市经侦大队破获了案值5000多万元的“乔阳”净水器涉嫌非法传销案,5名嫌疑人被抓获……一起起触目惊心的大案件,成为净水器行业抹不去的疑点。同时警示我们每一个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误入净水器的传销泥潭。

     走出净水器的饮水安全误区

     自来水还是安全的吗?这是近日不少市民在看过了一些净水器厂家做的“电解水”试验后冒出的疑惑。

     推销人员把净水器的电解器插入纯净水和自来水中通电数分钟后,纯净水颜色无变化或略显黄色,而自来水却冒出气泡并生成红棕色或灰绿色的絮状物。一些市民花钱买了净水器,但对水质却产生了质疑。

     “电解水”实验为推销产品制造自来水恐慌

     “这是典型的借所谓科学实验来忽悠消费者的一个骗局。”据著名化学专家张华斌介绍:由于水具有导电性,当电解器插入水中通电后,就会发生电解效应。而电解产生的三价铁离子水解形成棕色或灰绿色的絮状沉淀。推销商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将铁与水电解反应的生成物,说成是水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借此造成水安全恐慌,其目的还是为了欺骗消费者购买净水器。

  净水器会造成二次污染

     其实,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以其它水为“攻击目标”的净水器,其实自身就很不“干净”——它会滋生细菌产生二次污染,其净化过的水质并不绝对安全。

     有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净水器商家出具的国标,都是沿用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这一标准与自来水检测标准相同。也就是说,以这一标准来衡量,市民花钱在家中加装了净水器净化过的水,和未经过净化的自来水,检测出来的结果都将是“合格”。

     此外,在净水器整个行业存在误区,就是只针对当时过滤净化后的水的检测,但实际上,水通过净化器后,会残留大量的有害物质在净化器内,这会造成水的“二次污染”,而目前,尚没有针对净化器是否存在“二次污染”的专门性检测。

     健康专家建议远离净水器提倡分质用水

     一直以来,业内专家对净水器的安全性都存在质疑。“净水器采用简单的物理过滤方法,根本去除不了水中的氯气、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以及抗生素等药物残留和有毒的重金属离子。长期饮用,相当于用你的身体充当了水的过滤器,有毒物质会在身体内沉积,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国内著名营养专家、饮用水专家李复兴教授指出,真正健康的水在无污染的基础上有两种最根本的标准:一是天然弱碱性,二是水中要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净水器在过滤净化水的过程中,虽然过滤了一些悬浮物,但同时也将水中大量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过滤掉了。而且,这种净化和过滤,将原本属于中性水或者弱碱性的水,变成了酸性水,和纯净水的PH值差不多。长期饮用酸性水有损人体健康,这早已是业内共识。

     对于如何解决当前科学饮水的问题,李复兴教授认为首先应该大力提升水质标准,让消费者远离净水器的二次污染,同时大力提倡分质用水:即煮饭、煲汤和日常饮用等进入人体的水,尽量使用来自大自然的桶装矿泉水;而洗菜、洗衣、洗脸、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则使用其它水,“这正是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理想、健康的饮水方式”。

 

Copyright © 2000-2014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5007906号-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301号  站长统计
电话:138 7885 8538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c@active-carbons.com